孙华军表示,比亚迪预计将在2027年左右启动固态电池的“大规模示范”应用。然而,他并未透露目前已生产的原型电芯数量。此外,即使完成示范应用,短期内仍没有量产计划。据报道,孙华军表示,真正大规模引入固态电池可能要等到2030年之后。
上海油压工作室孙华军还表示,预计比亚迪的竞争对手也不会比这更早应用该技术。他指出:“从整个行业来看,不同企业的进展大致相当”。事实上,电池行业龙头宁德时代 (CATL) 的首席科学家吴凯在2024年4月的一次活动上表示,宁德时代计划在2027年开始小规模生产首批固态电池,这与比亚迪的时间表类似。不过,吴凯也提到,大规模生产仍然面临挑战,特别是在成本方面。
在技术演讲中,孙华军还透露,比亚迪在固态电池的开发中主要聚焦于硫化物电解质,主要是基于“成本和工艺稳定性的考虑”。他表示,理论上,采用硫化物电解质的固态电池成本有望与当前液态电解质的 NCM (镍钴锰) 电池相当,但目前产量仍然过小,尤其是硫化物电解质的供应尚未形成规模化。“如果没有大规模产量,谈成本其实意义不大。” 除了硫化物之外,其他固态电池的技术路线还包括氧化物和聚合物。据2024年11月的一份报道,宁德时代也选择了硫化物作为其固态电池的技术路径。
上海油压工作室理论上,在电池中用固态电解质替代当前的液态电解质可以带来诸多优势。由于不再需要易燃的液态电解质,固态电池在安全性上更具优势。同时,它们可以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强的功率性能,从而带来更长的续航和更短的充电时间。正因如此,许多公司和研究机构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该技术的研发。然而,目前真正采用“全固态电解质”的电池仍然极为罕见,比亚迪的时间表也印证了这一点。当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一些采用半固态、凝胶状电解质的电池,这些电池有时被称为“固态电池”,但实际上属于“半固态电池” (SSSB)。相比之下,比亚迪和宁德时代正在研发的是采用真正固态电解质的“全固态电池” (ASSB)。
比亚迪目前最为人熟知的是其采用磷酸铁锂 (LFP) 电芯化学体系的刀片电池。这类电池相比镍钴基电池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更低的成本,但其能量密度通常较低。
据 Car News China 报道,比亚迪首席科学家、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兼汽车领域总工程师廉玉波在发言中表示:“固态电池将主要用于高端车型,并与磷酸铁锂电池形成互补,适用于不同级别的车辆。” 他预计,磷酸铁锂电池至少还会被使用15至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