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4日,福建福清核电厂5号机组运行许可证书颁发仪式在北京举行。全球首堆“华龙一号”福清5号机组获运行许可证!
9月4日下午,生态环境部在京向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颁发福清核电5号机组运行许可证。15时30分,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首炉燃料装载正式开始,随着第1组燃料组件顺利入堆,标志着该机组进入主系统带核调试阶段,向建成投产迈出了重要一步。
近期,生态环境部华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立足监督职责,突出抓住重要设备制造过程中的重点环节,对某制造单位在制的华龙一号项目蒸汽发生器开展了涡流检验独立验证活动。
7月25日,华龙一号全球示范工程——中核集团福清核电6号机组顺利实现外层安全壳穹顶钢模板吊装,标志着华龙一号在建造领域得到进一步优化与提升,为华龙一号机组后续批量建设积累了宝贵施工经验。
近日,东方锅炉制造的中广核 “华龙一号”防城港4号核电常规岛除氧器成功发运。
2020年6月16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核能发展蓝皮书《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0)》。《报告》的发布,进一步确认了核能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对于核电建设节奏有望趋于稳定的判断,给关注核电行业的投资者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6月16日发布的《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0)》显示,预计今年年底,我国在运核电机组达到51 台(不含台湾地区),总装机容量5200万千瓦,在建核电机组 17 台以上,装机容量1900万千瓦以上;到2025年,在运核电装机达到70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到2035年,在运和在建核电装机容量合计将达到2亿千瓦。
我国一直注重核能领域科技研发工作,《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0》蓝皮书显示,2019年,我国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重大专项继续稳步推进,“华龙一号”、小型反应堆、聚变堆等一批核能科技工程、创新技术取得重大进展。
6月14日,由二重装备研制的“华龙一号”RSR750型核主泵全流量试验台泵壳发运。记者当天从国机重装获悉,这标志着二重装备率先掌握具有世界最高安全标准的第三代核电泵壳内壁堆焊全自动焊接技术,正式进入融合后的“华龙一号”核电泵壳批量化生产时代。
5月27日,华龙一号海南昌江3、4号机组反应堆压力容器设备制造开工会在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召开。
5月26日至27日,中核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余剑锋一行先后赴福建省霞浦核电、福清核电检查指导工作。余剑锋强调,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和示范快堆工程是新时代核工业重大工程,是国家名片和强国重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到这些工程的重要性,上下一心、携手同心创造中国核工业新的奇迹和辉煌,为新时代核工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5月28日下午,随着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胜利闭幕,今年全国两会圆满结束。
近年来,中国的能源结构正在发生着重要改变,核电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截至2019年,中国大陆在运核反应堆47台,保持安全稳定运行,装机容量全球第三,在建核电规模世界第一。我国核电在设计、研发、建造、运行等方面的水平都已跻身国际第一阵营。
5月13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国核电福清核电5号机组安全壳整体性试验顺利完成。
4月27日16时59分,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福清核电6号机组A列汽水分离再热器成功引入常规岛汽水分离再热器本体支座。至此,6号机组两列汽水分离再热器全部吊装完成,标志着该机组常规岛所有辅机大件设备吊装工作圆满完成。
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是中广核和中核在前期两集团分别研发的ACPR1000+和ACP1000的基础上,联合开发的。目前,中国已同意依托中广核防城港核电站3、4号机组和中核福清5、6号机组建设“华龙一号”国内示范项目。这标志着中国核电建设迈进新的时代,必将增强国际市场的信心,有力推进中国核电“走出去”战略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