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油压工作室

德国

关注
大众证实将于2026年发布MEB+平台

大众证实将于2026年发布MEB+平台

据外媒报道,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Thomas Schäfer近日证实,该公司将基于MEB平台升级开发MEB+架构,这一平台革新计划将随着明年全新ID.2的发布正式启动。在ID.2发布后,大众汽车将逐步把ID.3、ID.4及ID.7等全系电动车型迁移至MEB+平台,并同步启动ID家族设计更新。Schäfer向媒体证实:MEB+平台升级将于明年实施,我们将同步推出磷酸铁锂(LFP)CTP电池系统。此举将在成本控制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同时对性能提升也至关重要。因此,MEB+平
05-24
博世计划发行数十亿欧元债券,为投资和收购筹集资金

博世计划发行数十亿欧元债券,为投资和收购筹集资金

全球汽车零部件巨头博世集团正计划发行一笔规模达数十亿欧元的企业债券,这将成为该公司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融资活动之一。据知情人士透露,这笔债券最快将于本周内启动发行,预计融资规模将接近2023年创下的45亿欧元纪录。市场消息显示,博世已开始与机构投资者进行前期沟通,计划在5月底前完成此次债券发行。虽然具体条款尚未最终确定,但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支持公司的三大战略方向:技术创新、资本开支和并购扩张。作为全球最大的私营汽车零部件...
05-23
英国和德国就海上氢气管道达成协议

英国和德国就海上氢气管道达成协议

德国和英国输电系统运营商 (TSO) GASCADE 和英国国家天然气公司已同意探索通过海上管道互联在北海两国之间建立氢气走廊的可行性。作为德英氢能合作伙伴关系的一部分,在奥雅纳公司、阿德尔菲公司和德国能源署 (Dena)最近开展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GASCADE 和英国国家天然气公司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 (MoU),研究建立海上氢能管道互联互通,预计这将增强欧洲的能源安全、恢复力和脱碳目标。据介绍,英德氢能走廊项目将由两段海上管道组成。第一...
05-23
DEME收购德国海上风电钻井公司股份

DEME收购德国海上风电钻井公司股份

DEME集团收购了德国Bauer Offshore Technology公司50%的股份,该公司为海上风电基础建设提供钻井服务。DEME 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DEME Offshore Holding 收购了这家位于 Schobenhausen 的公司的部分股份。鲍尔海上技术公司 (Bauer Offshore Technologies) 将成为 DEME 海上能源部门的一部分。该团队由八人组成,将继续根据具体项目部署其咨询和工程服务,以及鲍尔集团专门开发和制造的专用设备。业务将继续以 Bauer Offs
05-18
蒂森克虏伯将关闭哈根的汽车弹簧和稳定器工厂

蒂森克虏伯将关闭哈根的汽车弹簧和稳定器工厂

德国工业巨头蒂森克虏伯近日宣布,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关闭位于哈根的弹簧工厂和稳定器工厂,约300名员工将面临失业。这一决定不仅反映了企业自身的经营困境,也揭示了德国汽车行业在能源成本、全球竞争和技术转型中的多重挑战。哈根的工厂主要生产汽车用弹簧和稳定器,曾是蒂森克虏伯汽车部门的重要生产基地。然而,近年来该工厂长期面临产能闲置问题,叠加德国能源价格飙升、人力成本居高不下等因素,导致竞争力持续下滑,其在声明中坦言,这些压力使...
05-17
戴姆勒卡车与工会达成协议,成本降低10亿欧元并裁员

戴姆勒卡车与工会达成协议,成本降低10亿欧元并裁员

德国戴姆勒卡车公司近日宣布启动一项大规模紧缩计划,通过与工会协商,推出自愿离职方案并延长员工就业保障期。这一举措旨在提升企业竞争力,同时为员工提供长期安全感。根据协议,自愿离职计划主要面向该公司在德国的六大卡车生产基地的行政岗位员工,包括加格瑙、曼海姆等地的工厂,但生产部门岗位将通过自然减员和退休等方式逐步调整。公司强调,所有措施均遵循双方自愿原则,员工与企业需达成一致方可执行。此外,协议明确承诺:直至2034年底,德国所...
05-17
汽车零部件供应商ElringKlinger批准成本效率计划,每年节省至少3000万欧元

汽车零部件供应商ElringKlinger批准成本效率计划,每年节省至少3000万欧元

除了博世、采埃孚、马勒等公司,汽车零部件供应商ElringKlinger也必须进行成本削减。这将伴随着全集团范围的裁员计划。位于巴登-符腾堡州雷特林根附近的ElringKlinger无法逃避全球汽车产业危机的影响。今年5月8日,ElringKlinger在一份新闻稿中宣布,公司决定启动名为STREAMLINE的成本效率提升项目,目标是在2026年起每年至少节省3000万欧元。此次节省成本的措施将涉及裁员。公告中明确指出:为了进一步有针对性地为未来打造ElringKlinger,并...
05-16
三星电子以15亿欧元收购德国FläktGroup

三星电子以15亿欧元收购德国FläktGroup

近日,韩国科技巨头三星电子宣布,以15亿欧元的价格收购德国老牌暖通企业FläktGroup。这笔交易是三星自2017年以80亿美元收购Harman以来最大的一笔收购。交易对FläktGroup的整体企业估值达到18亿欧元,预计将在2025年内完成,仍需通过相关监管审批。FläktGroup总部位于德国北威州的黑尔讷,创立于1909年,拥有超过100年的历史。该公司是欧洲领先的通风、供暖与空调(HVAC)解决方案提供商,业务覆盖65个国家,在全球设有14
05-16
奥迪考虑出售Italdesign

奥迪考虑出售Italdesign

德国汽车制造商奥迪正考虑出售其旗下意大利子公司Italdesign,引发了意大利工会和员工的广泛关注和担忧。这家位于都灵的汽车设计公司由著名设计师Giorgetto Giugiaro于1968年创立。早在2010年,奥迪就收购了Italdesign 90.1%的股份,并于2015年买下剩余股份,完成了全面控股。如今,这家公司拥有约1300至1350名员工,长期以来为大众集团旗下多个品牌设计了包括大众高尔夫、奥迪80 B2、阿尔法罗密欧159、菲亚特的Panda与Grande Punto等一系列标...
05-14
福特科隆工厂计划举行近百年来的首次罢工

福特科隆工厂计划举行近百年来的首次罢工

在福特科隆工厂近百年的历史中,首次发生了工会组织的罢工。该罢工是反对公司计划在科隆工厂裁减2,900个岗位的举措。该工厂现有约11,500名员工。此次罢工行动计划于周三早上开始,持续到周四的晚上结束。德国IG Metall宣布,这一决定是在上周的一次投票中达成的,93.5%的参与者支持通过罢工来施压管理层。福特公司在去年11月宣布,计划到2027年底在德国裁员2,900人,旨在降低成本。然而,工会对该计划提出强烈反对,指责福特管理层缺乏可行的计划,认...
05-13
苏美达辉伦斩获欧洲116MW光伏车棚订单 双项目落地德国 加速光储一体化场景应用

苏美达辉伦斩获欧洲116MW光伏车棚订单 双项目落地德国 加速光储一体化场景应用

在Intersolar Europe期间,苏美达能源旗下辉伦太阳能(PHONO)连续签署两项光伏车棚重大项目协议,总规模116MW。此次签约标志着苏美达辉伦在欧洲高端分布式能源市场取得突破性进展,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光储一体化应用领域的领先优势。此前,苏美达辉伦光伏车棚系统已通过德国建筑技术研究所(DIBT)的权威认证所有测试,在安全性、环保性和技术性能等方面达到德国市场最高标准。苏美达能源党总支副书记、总经理仲在峰,德国知名EPC公司 、车棚项目开...
05-13
换代计划,保时捷重组董事会

换代计划,保时捷重组董事会

保时捷董事会正在经历一轮有计划、快节奏的重大人事调整。这家德国跑车制造商不仅在积极布局未来的产品战略,也在公司治理层面全面实施代际更替,以建立一支更年轻、更长期稳定的管理团队。从2025年8月19日起,现年45岁的Vera Schalwig将接任人事与社会事务董事,替代已任职多年的Andreas Haffner(59岁)。同一天,49岁的Joachim Scharnagl将接替Barbara Frenkel(62岁),成为采购事务董事。两人均来自保时捷内部,前者目前负责保时捷在祖文豪森总...
05-13
江联重工集团与西门子能源达成战略合作

江联重工集团与西门子能源达成战略合作

当地时间2025年5月5日下午,江联重工集团公司与德国西门子能源国际公司在德国柏林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江西省省长叶建春率江西省代表团出席签约仪式,整个仪式由省商务厅厅长犹王莹主持。西门子能源集团执行委员会成员Anne-Laure de Chammard女士、工业汽轮机和发电机高级副总裁Tobias Panse先生等西门子能源高管与集团公司董事长丁杰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Anne-Laure女士对江西省代表团莅临西门子能源柏林总部表示热烈欢迎,对西门子能源...
05-13
巴斯夫与Plug Power合作推进氢能液化技术

巴斯夫与Plug Power合作推进氢能液化技术

德国化工企业巴斯夫近日与美国氢能公司Plug Power达成合作协议,将为Plug Power全球氢能液化工厂提供DeOxo催化剂。该催化剂系列产品包括Purivate Pd15,能够在低温条件下实现高效除氧,同时降低贵金属使用量。Plug Power工艺技术副总裁Daniel Kennedy表示:"我们对巴斯夫在氢气净化领域的技术积累充满信心。此次合作将为客户提供更成熟的液氢工厂解决方案。"除催化剂外,Plug Power还将采用巴斯夫的Sorbead Air吸附剂用于电解氢脱水处理
05-11
德国汽车生产成本比中国高出7800美元

德国汽车生产成本比中国高出7800美元

德国汽车工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最新研究数据显示,2024年德国汽车制造业的单车人工成本高达3300美元,这一数字不仅远超其他发达国家,更是中国市场的5.5倍。中德间生产成本最高差7800美元,这种巨大的成本差距正在重塑全球汽车产业格局,迫使德国车企不得不重新思考其全球战略布局。根据Oliver Wyman咨询公司对全球250家汽车工厂的调研,德国以绝对优势成为全球汽车制造成本最高的国家。相比之下,法国的单车人工成本仅为德国的一半,美国略高...
05-11

Copyright © 上海油压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