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已建在建抽水蓄能电站规模均位居世界首位,行业高质量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抽水蓄能在保障能源安全和促进能源转型方面的作用愈发凸显。
上海油压工作室▲图为河北丰宁抽蓄电站。
“2022年是历年来核准规模最大的一年,年度核准规模超过之前50年的投产总量,全国新核准抽水蓄能电站48座,装机容量6889.6万千瓦。截至去年底,我国抽水蓄能电站核准在建规模总装机规模为1.21亿千瓦。”在日前召开的2023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水力发电与抽水蓄能主题论坛上,由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咨询彭才德发布了《抽水蓄能产业发展报告2022》。他指出,目前我国已建在建抽水蓄能电站规模均位居世界首位,行业高质量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抽水蓄能在保障能源安全和促进能源转型方面的作用愈发凸显。
水利发展新趋势
“抽水蓄能是水利发展的新趋势。”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可靠性管理中心副主任王鹏指出,抽水蓄能具有调峰、填谷、调频、调相、储能、事故备用和黑启动等多种功能,是建设现代智能电网的重要支撑,是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可靠、智慧灵活、经济高效、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以及尖高峰时段电力需求的刚性增长,抽水蓄能在电力保供和能源转型中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彭才德列出一组数据:2022年全国抽水蓄能机组随调随启,发电、抽水电量同比增加20%,发电、抽水启动次数同比增加6%、16%。迎峰度夏期间,积极应对地区最高温度、最少电量、最大负荷、最长时间“四最”叠加挑战,持续高强度、大负荷运行,在极端情况下有力保障了电力安全可靠供应;为提升新能源利用水平,抽水蓄能机组“两抽两发”覆盖率不断提高。全年抽蓄机组共参与4075台次调频,同比增加64.31%,有效应对“双高”电力系统日均增长的灵活调节需求。抽水调相工况旋转备用达2470台次,同比增加92.37%,特别是在山东、山西、福建等地抽水调相旋转备用次数较多。
加快发展抽水蓄能已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迫切要求上海油压工作室 。国家层面已明确,到2025年,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较“十三五”翻一番,达到62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较“十四五”再翻一番,达到1.2亿千瓦左右。
上海油压工作室彭才德指出,截至去年底,全国抽水蓄能投产总装机容量达4579万千瓦,全产业链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建立。以沙戈荒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光基地和主要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急需建设抽水蓄能等调峰储能电源,提升风电光伏开发规模、竞争力和发展质量。
蕴含万亿级市场
“2022年全球新增可持续水电装机容量超过34吉瓦,其中8吉瓦是抽水蓄能。这是自2016年以来,首次看到一年之内新增容量超过30吉瓦,但仍远低于实现净零排放目标每年所需的45吉瓦装机。”国际水电协会副首席执行官巴勃罗·瓦尔韦德指出,实现净零目标每年需要1000亿美元的财政投入,目前投资水平仅有一半左右。呼吁各国政府评估能源需求,建立灵活的融资、市场机制激励可持续水电开发。“抽水蓄能还有很大的开发潜力,这是机遇。”
“我国抽水蓄能基本形成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和专业化发展模式。但与此同时,抽水蓄能电站的发展规模仍然滞后于电力系统的需求,市场化程度不高,资源储备与发展需求不匹配。”王鹏称。
为满足市场需求,我国已明确按照能核尽核、能开尽开原则,加快部署“十四五”时期抽水蓄能项目开发建设。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已纳入规划的抽水蓄能站点资源总量约8.23亿千瓦,重点实施项目4.3亿千瓦,规划储备项目3.03亿千瓦。
业内预计,未来十年,抽水蓄能行业投资有望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 。彭才德指出,2022年核准的抽水蓄能电站平均单位千瓦动态投资额为5492元,主要集中在建筑工程、机电设备工程及安装工程,分别占比35%和23%。不同地区造价水平差异较大,西南地区核准项目数量少且投资较高,造价水平最高。其次是西北地区,其地质条件较差,水资源稀缺,需要设置补水工程并承担水权费用,导致整体投资较高。
需加强协调统筹
加快抽水蓄能发展,并不意味着一哄而上、重复建设。“部分地区过于看中抽水蓄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作用,急于提出大规模的新增纳规项目,远超地方合理需求规模,可能带来投资浪费等不利影响,亟需出台抽水蓄能项目新增纳规技术要求,进一步规范抽水蓄能项目纳规工作。”彭才德指出,合理规划建设抽水蓄能电站,有利于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高质量发展,但同时,抽水蓄能电站本身并不增加电量供应, 应根据新能源发展和电力系统运行需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建设 。
针对抽水蓄能存在局部发展过热,设备生产交付压力较大的情况,彭才德表示,在抽水蓄能发展需求研究论证基础上,要对本行政区域已纳规项目开展全面评估,统筹已建、在建和已纳规项目。对需求确有缺口的省份,按有关要求有序纳规;对需求没有缺口的省份,暂时不予纳规。要对抽水蓄能投资、设计、施工、设备制造、运行、管理等产业链各环节进行检测和能力评估,针对开发建设规模、时序不协同和产业链薄弱环节,研究应对措施,着力提升产业链支撑能力。
王鹏建议,加强多部门统筹,做好项目资源站点规划和保护,为抽水蓄能预留发展空间。高质量智能化完成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积极推进在建项目建设,超前储备新建项目。此外,围绕抽水蓄能电站的技术开发、工程建设、装备制造、电力市场等方面开展协同研究,为加快抽水蓄能建设和应用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