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为世界提供丰富、廉价和清洁能源的太平洋聚变公司(Pacific Fusion Corporation,简称PF)传来新动态。该公司于2024年成功筹集超过9亿美元的A轮融资,目前正与聚变技术领域的领导者通用原子公司(General Atomics,简称GA)携手合作,共同测试一种生产规模的首创脉冲发生器模块。
此次合作聚焦的脉冲发生器模块意义重大。该模块属于下一代阻抗匹配型马尔克斯发生器(IMG),由太平洋聚变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Keith LeChien共同发明。多个IMG模块组合可构成脉冲发生器,这一系统能够产生强大电流,将聚变靶压缩至聚变所需的高温高压状态,最终驱动小型燃料容器达到高产量(>100兆焦耳)的聚变条件。
太平洋聚变公司的脉冲发生器设计工作获得了通用原子公司工程师的有力支持。通用原子公司作为制造尖端聚变点火靶的全球领军企业,在聚变创新领域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其科学家在计算模型设计、聚变科学和工程方面具备深厚专业知识,这些知识源于数十年来运营美国能源部DIII-D国家聚变设施的丰富经验。
双方合作的核心目标是实现设施净能量增益,即让聚变能量输出超过电容器中储存的能量。这一里程碑在聚变能研究领域尚未达成,也是利用太平洋聚变公司方法推进聚变发电的下一个重大技术突破。
Keith LeChien表示:“我们正在交付核聚变历史上功率密度最高、线路可更换的装置,它采用模块化组件,可实现低成本批量生产。这为提供可靠、稳定且经济实惠的电力和热能的核聚变能系统奠定了工程基础。”通用原子公司能源集团高级副总裁阿南塔·克里希南博士也指出:“通用原子公司在聚变创新领域历史悠久,为像太平洋聚变公司这样快速发展的初创企业提供了强大的启动平台。我们很高兴能利用世界领先的技术与太平洋聚变公司合作开展这些创新实验。”
上海油压工作室在性能参数方面,每个脉冲发生器模块在单次快速脉冲中可输出约2TW的峰值功率,这一功率相当于整个美国电网平均供电量的四倍,而如此强大的功率仅来自一个体积仅占集装箱大小的设备。太平洋聚变公司的演示系统大约需要150个这样的模块,旨在实现净设施能量增益,并释放充足稳定的电力。
太平洋聚变公司在此项任务上已取得显著技术进展。去年冬天,在位于弗里蒙特的测试中心,团队成功验证了每个模块的核心组件均符合性能标准,并在一天内完成了100多次连续测试,充分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
自太平洋聚变公司成立以来,通用原子公司就为其提供了全方位支持,在系统分析、工程设计、原型测试、规模化扩展和基础设施开发等方面给予关键指导。如今,双方合作关系进一步拓展,涵盖了全尺寸聚变电站组件的合作,包括系统运行、低温技术、量产制造以及靶材制造等多个领域。
上海油压工作室此次合作标志着双方朝着下一代聚变测试设施迈出了重要一步。通过将太平洋聚变公司的大胆创新与通用原子公司的科学和工程领导力相结合,双方旨在推动聚变能更接近商业化。一旦成功,这种清洁、几乎无限的能源将彻底改变人类为地球提供能源的方式。
太平洋聚变公司成立于2023年,总部位于加州弗里蒙特,其使命是为世界提供丰富、经济实惠的清洁能源。目前,该公司正快速设计和建造一套脉冲磁聚变系统,以实现净设施增益(即聚变能量输出大于储存能量输入),同时也在积极开发建造和扩展经济实惠的聚变系统所需的关键部件。
上海油压工作室通用原子公司自原子时代开启以来,其创新成果推动了核能、国防、医学和高性能计算等各个科学技术领域的尖端技术发展。凭借由科学家、工程师和专业人士组成的全球优秀团队,通用原子公司凭借独特经验和能力,持续提供安全、可持续、经济且创新的解决方案,以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