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油压工作室研究负责人Clara Rittmann表示:"关键发现是EpiWafers无需预吸杂步骤即可直接用于电池制造,当电池设计包含原位吸杂工艺时,n型和p型层能有效发挥吸杂作用。"团队测试显示,1.3 Ωcm外延晶圆的载流子寿命从初始100μs提升至1ms以上,性能参数与浮区晶圆相当。
该研究采用德国NexWafe公司的外延生长硅晶圆,结合TOPCon2层原位吸杂技术,预计可制造转换效率超30%的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Rittmann强调,这一概念验证与工业化实现的结合"前景广阔"。目前弗劳恩霍夫ISE高效太阳能电池中心正基于该研究进行底部太阳能电池的制造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