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油压工作室

中国科研团队突破光电制氢瓶颈,实现高效稳定产氢

2025-02-21 16:26  浏览:上海油压工作室  

中国科研团队实现了高达10.36%的半电池太阳能制氢效率,并在高电流密度下稳定产氢超过800小时,成功突破传统光电制氢装置在效率和可靠性上的瓶颈,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孙海定教授团队、熊宇杰教授团队联合武汉大学刘胜院士团队,通过创新设计一种晶圆级可制造的新型硅基氮化镓纳米线光电极结构,实现了高达10.36%的半电池太阳能制氢效率,并在高电流密度下稳定产氢超过800小时,首次将光电极使用寿命从小于100小时的“小时级”推进至“月级”,成功突破传统光电制氢装置在效率和可靠性上的瓶颈,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下一步规模化制氢应用打下基础。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自然·通讯》。光电化学水分解是一种通过阳光和水直接转化为绿色氢气的技术,已成为清洁能源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在光电化学水分解中,光电极的催化活性和长期稳定性是实现高效、可靠氢气生产的关键。然而,许多传统光电极材料如硅、金属氧化物等易发生光腐蚀与化学腐蚀,并且催化剂与半导体界面结合弱,导致助催化剂脱落与催化活性衰减,从而限制了光电极的长期耐久性。针对这一挑战,团队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可大规模生产的新型一维/三维异质异构的光电极结构,由一维氮化镓纳米线阵列和三维硅太阳能电池衬底构成,并首次通过一维氮化镓极性晶面重构策略,通过简单的碱性刻蚀策略暴露出氮化镓内部的晶面,加载金纳米颗粒作为助催化剂以此构筑新型的助催化剂/半导体界面,在原子尺度上实现氮化物半导体与助催化剂的电子耦合。实验数据印证了这一突破性设计的优势:器件在一个太阳光的照射下获得10.36%的半电池太阳能制氢效率,而且在高电流密度下稳定产氢超过800小时,首次将光电极使用寿命从“小时级”推进至“月级”。这一显著提升的性能,主要得益于氮化镓晶面与金纳米颗粒之间的强耦合作用,不仅优化了金纳米颗粒的电子结构,提高了氢吸附自由能,进而增强了析氢反应的催化活性,同时还提高了氮化镓纳米线表面对金纳米颗粒的锚定能力,防止了反应过程中金纳米颗粒的脱落,避免催化活性衰减。

上海油压工作室研究人员表示,这项研究有效解决了传统三五族化合物半导体如氮化物等与助催化剂界面结合弱的共性难题,为改善三五族化合物半导体/助催化剂界面提供了一条简单有效的途径。所提出的晶面-催化剂界面调控策略显著提升了光电极的催化活性和长期稳定性,且可拓展至其他化合物半导体及催化反应体系,为氮化物半导体在人工光合反应中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有望在能源转换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制氢 
  制氢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中国科研团队突破光电制氢瓶颈,实现高效稳定产氢

中国科研团队突破光电制氢瓶颈,实现高效稳定产氢

中国科研团队实现了高达10.36%的半电池太阳能制氢效率,并在高电流密度下稳定产氢超过800小时,成功突破传统光电制氢装置在效率和可靠性上的瓶颈,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孙海定教授团队、熊宇杰教授团队联合武汉大学刘胜院士团队,通过创新设计一种晶圆级可制造的新型硅基氮化镓纳米线光电极结构,实现了高达10.36%的半电池太阳能制氢效率,并在高电流密度下稳定产氢超过800小时,首次将光电极使用寿命从小于100小时的小...
阿联酋:到2031年低碳氢产能将达140万吨

阿联酋:到2031年低碳氢产能将达140万吨

据阿通社报道,阿联酋能源和基础设施部部长苏海尔宣布,阿联酋正与国际氢能经济和燃料电池伙伴计划(IPHE)合作,共同制定旨在推动低碳氢产业发展的新法规和政策框架,以建立统一的国际标准。在此合作框架下,阿联酋已明确氢能发展路线图,其核心目标是在2031年前显著提升低碳氢年产能至140万吨。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和马斯达尔公司在推动这一低碳氢发展目标的氢能委员会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苏海尔部长进一步透露,当前氢气生产成本已实现显著下降,...
英国首个大型低碳制氢中心EPC合同正式签署

英国首个大型低碳制氢中心EPC合同正式签署

2025年1月15日,英国首个大型低碳制氢中心HPP1的开发商Essar Energy Transition (EET) Hydrogen与伊斯坦布尔的ENKA公司签署了工程、采购和施工(EPC)合同,标志着这一旗舰项目的重大里程碑。HPP1项目位于柴郡埃尔斯米尔港斯坦洛制造综合体,是HyNet工业脱碳集群的核心组成部分,旨在通过氢气生产和供应以及碳捕获和封存(CCS)技术,支持传统能源使用集中地区难以减排行业的脱碳。HPP1项目预计生产能力为350兆瓦,将成为英国首个大型低碳制氢工厂,...
Nel公司暂时停产碱性电解槽设施,聚焦未来技术开发与销售机遇

Nel公司暂时停产碱性电解槽设施,聚焦未来技术开发与销售机遇

挪威电解槽制造商Nel公司近日宣布,将暂时停止其位于挪威Herøya的碱性电解槽生产设施的生产。这一决定源于2023年和2024年的订单量低于预期,以及多个客户项目遭遇严重延迟或面临取消的风险。Nel公司表示,为应对这一挑战,公司已启动流程以保留对已交付设备的控制权,作为对一位未公开客户逾期应收账款的补偿措施。由于近期对碱性电解槽设备的新生产需求有限,Nel公司将相应调整其生产和组织能力。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Håkon Voll...
我国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装备实现突破

我国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装备实现突破

记者6日从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中国华电所属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500标方/小时质子交换膜电解槽、3300标方/小时碱性电解槽产品日前正式下线,2.5兆瓦质子交换膜电解槽实证平台投用。这标志着我国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装备实现新突破,对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据了解,华臻3300标方/小时碱性电解槽具有高电流密度、高能源利用效率、高抗逆向电流特性。产品运行电流密度≥6000安/平方米,较常规千方级...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上海油压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