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局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等8个部门印发《云南省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实施意见》,提升煤矿“五化”水平,推进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加快全省煤矿智能化发展。
征求意见稿提出,到“十四五”末,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实现根本好转,国内煤炭年产量控制在41亿吨左右,全国煤炭年消费量控制在42亿吨左右。全国煤矿数量控制在4000处左右,建成智能化煤矿1000处以上,建成千万吨级矿井65处、年产能近10亿吨;培育3家至5家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煤炭企业;推动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组建10家亿吨级煤炭企业。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达90%,掘进机械化程度在75%以上;原煤入选率85%以上;煤矸石、矿井水利用与达标排放率100%。煤炭行业工程技术人员占比显著提升,其中具有技术职称职工
11月11日,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与华北科技学院、山西能源学院联合成立煤矿智能化开采精准地质勘探研发中心。据了解,目前煤矿的地质精度远远不能满足现阶段智能化开采的要求,成立煤矿智能化开采精准地质勘探研发中心有助于切实解决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地质问题。
17日从山西晋能控股煤业集团获悉,中国首个煤与瓦斯共采技术体系在该集团成庄矿建成,可有效提高矿井安全系数。今年下半年,中国各地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频发,其中,瓦斯是威胁煤矿安全的“杀手”之一。
“采煤设备确认完毕,可以进行远程操控”话音刚落,正在井下8234智能化工作面进行技术巡查的综采三队党支部书记李珂点击掌中5G可视手机的开启确认键,紧接着地面指挥中心的魏志强轻点鼠标,井下的采煤机、运输机、转载机等井下综采设备相继联动运转。塔山矿8234智能化工作面就源源不断地将煤炭输送到了地面。
2018年以来,兖矿集团以数字化转型为主线,以智慧兖矿建设为目标,积极完善工业互联网架构体系,着力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打造“网络、平台、安全”三大支撑,有力促进了煤矿智能化发展。
2020年11月3日,国家能源集团与中国煤炭科工集团联合组建的煤矿智能化协同创新中心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梁嘉琨,国家煤矿安监局副局长桂来保,国家能源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经理刘国跃,中国煤科党委书记、董事长胡善亭出席大会。国家能源集团科技委常务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大钊主持会议。
11月2日,山西焦煤集团与华为公司在山西焦煤大厦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矿山智能化建设、信息化与业务智慧化建设、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全方位、深层次战略合作,助力山西焦煤集团实现数字化转型和产业升级,为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炼焦煤和焦化企业提供数字化、智能化支撑。
十三五”计划实施以来,受国家宏观政策变化影响,煤炭市场回暖,煤炭价格回升,加之,龙煤集团进一步深化改革,细化管理,企业经营持续向好发展。“十三五”期间,全集团煤炭产量预计1.9亿吨,煤炭销量预计1.5亿吨,煤炭综合平均售价预计591.43元/吨,营业收入预计1249亿元,深入挖掘和释放管理潜力,加大成本管控,原煤成本降幅达6.4%。预计实现利润40.5亿元。人力资源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在册人员、在岗人员减幅达43.5%和31.1%。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预计162.3%,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11月2日,晋能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郭金刚参加“亿吨级老矿区科学开采与协同发展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研讨会,与专家团队就项目有关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和平、晋能控股集团代理总工程师马占元、中国工程院院士团队、河南理工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部分教授及专家学者、晋能控股集团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等参加。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20﹞283号),规范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管理,国家能源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研究起草了《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和《煤矿智能化专家库管理暂行办法》,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可靠性成制约5G技术, 在井下应用关键
近年来,煤矿智能化建设屡获政策支持。相关统计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我国已建成智能化采掘工作面401个,且这一数据有望在今年底升至550个。
但煤矿智能化建设并非易事。在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法看来,煤矿智能化的基本过程虽与工业过程控制基本一样,但煤矿地下空间的问题比地面更复杂,对通讯的要求极为严格,传统4G+WiFi的数据传输技术难以满足这种差异化需求。
10月28日,从国家能源集团神宝能源公司获悉,近日,世界首个极寒工况5G+220吨无人驾驶卡车编组进入神宝能源露天煤矿生产现场,开启工业性试运行。
生产现场,5台无人驾驶矿用自卸卡车逐一自动与挖掘机对位装车,实现装、运、排一体化运行作业,标志着世界首个极寒工况5G+220吨无人驾驶卡车编组项目通过中国自动化学会组织的安全评审后,进入满载工业性试运行阶段。
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日前起草了发布了《关于促进全区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内蒙古自治区已配置煤炭资源项目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
意见稿提出,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能源消费需求,统筹煤炭资源赋存条件、生态环境承载力,优化 提升鄂尔多斯煤炭产能,严格控制乌海、棋盘井、阿拉善等地区焦煤等稀有煤种产能 ,“十四五”期间,全区煤炭产能动态稳定在13亿吨左右 。
晋能控股集团重组后煤炭年产能约4亿吨,电力装机容量达到3814.71万千瓦,更加殷实的煤电资源为深入推进煤电一体化建设,有效破解煤电价格矛盾、利益互为掣肘的“老大难”问题提供了坚实保障。
“煤矿智能化建设对于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水平、保障煤炭稳定供应具有重要意义,是煤炭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煤炭学会理事长刘峰在近日召开的“煤矿智能化技术创新论坛”上指出,煤矿智能化已成为煤炭工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