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油压工作室

碳市场

关注
2021年全国碳市场稳健运行 为低碳转型注入活力

2021年全国碳市场稳健运行 为低碳转型注入活力

全国碳市场自今年7月16日鸣锣开市,平稳运行至年底,随着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期截止日期临近,碳交易日渐活跃。稳健发展的全国碳市场,正逐步让碳管理、碳技术等低碳理念热起来。展望未来,随着锚定“双碳”目标的实践持续、稳步推进,将打开更为广阔的绿色发展新图景。
12-31
2021年全国碳市场稳健运行 为低碳转型注入活力

2021年全国碳市场稳健运行 为低碳转型注入活力

全国碳市场自今年7月16日鸣锣开市,平稳运行至年底,随着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期截止日期临近,碳交易日渐活跃。稳健发展的全国碳市场,正逐步让碳管理、碳技术等低碳理念热起来。展望未来,随着锚定“双碳”目标的实践持续、稳步推进,将打开更为广阔的绿色发展新图景。
12-30
中国气象局建成碳监测核查支持系统

中国气象局建成碳监测核查支持系统

据碳中和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小曳介绍,该系统是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国家清单改进指南中提出的可监测、可核查、可支撑(MVS)的方法体系下,基于气象部门建成的1个全球本底站、6个区域本底站、6个卫星地面站和46个省级站提供的高精度二氧化碳浓度数据建立的,是我国第一个自上而下反演大气二氧化碳源-汇变化的、可业务运行的全球、中国区域和省市、格点尺度四级嵌套格网碳监测同化反演核算系统。
12-22
能源转型是长期系统工程,专家:技术突破可以换道超车

能源转型是长期系统工程,专家:技术突破可以换道超车

作为全球最主要的产煤用煤大国,降低煤炭发电与工业冶炼用电控制能耗,是“双碳”背景下的重要方向。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学界、机构应该如何协同,无疑是备受关注的问题。
11-23
全国碳市场上线120天 成交金额突破11亿元大关

全国碳市场上线120天 成交金额突破11亿元大关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对记者表示,作为一种全新的环境经济政策工具,全国碳市场运行以来配额调节合理有序,价格波动保持在合理区间,交易热情被激发,市场活跃度明显提升,交易品种和交易规则存在进一步扩大和优化的内生动力。整体而言,全国碳市场将逐步成为碳达峰、碳中和的推动力。
11-14
苗中泉 | 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趋势研判

苗中泉 | 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趋势研判

从7月16日上午9点30开始,首批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的重点排放单位、发电行业的2162家企业,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的交易系统上,采取协议转让(包括挂牌协议和大宗协议)、单向竞价或其他符合规定的方式,在法定时段内对各自碳排放配额CEA进行市场交易,这就是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当前的基本运作方式。首批参与碳排权交易的企业,其排放总量超过40亿吨二氧化碳,意味着中国的碳排权交易市场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分析其运转逻辑与特征可知,当前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的属性还不够完备,金融属性尤其欠缺。
08-29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全国碳市场开市一个月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702万吨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全国碳市场开市一个月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702万吨

2021年8月18日上午,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出席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围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介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08-23
海南试行碳排放环评 “两高”项目同时开展环评和碳评

海南试行碳排放环评 “两高”项目同时开展环评和碳评

《通知》明确,试行开展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实施范围包括省级以上重点产业园区;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重点领域专项规划;电力、建材、石化、化工、造纸、医药、油气开采等重点行业。
08-10
碳排放权交易从地方试点到全国市场,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碳排放权交易从地方试点到全国市场,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伴随着这一市场的启动,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就此成立。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为今年全年,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覆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全国碳市场的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由湖北省牵头建设、运行和维护,交易系统由上海市牵头建设、运行和维护,数据报送系统依托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建成。
碳市场与人们熟悉的股票等市场有何不同?

碳市场与人们熟悉的股票等市场有何不同?

张希良介绍,碳市场和股票等市场有本质不同,碳市场是帮助国家实现碳减排目标的政策市场。
喜迎碳市场“开张”的同时,传统电企成本增加

喜迎碳市场“开张”的同时,传统电企成本增加

日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随着超过2200家发电企业被纳入重点排放单位名单,我国一跃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07-26
全球最大规模碳市场“开张” 助力双碳目标 推进绿色发展

全球最大规模碳市场“开张” 助力双碳目标 推进绿色发展

7月16日上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截至首日收盘,全国碳市场收盘价较开盘价上涨6.73%,当日累计成交量达410万吨,成交额超2亿元。
07-22
我国正式对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等开展综合评价并纳入机构评级——金融机构需将“双碳”目标嵌入业务全流程

我国正式对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等开展综合评价并纳入机构评级——金融机构需将“双碳”目标嵌入业务全流程

金融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再度迈出实质性步伐。自7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印发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正式施行,对金融机构的绿色贷款、绿色债券业务开展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将纳入央行金融机构评级。
07-21
“两桶油”成全国碳交易首批成交企业!

“两桶油”成全国碳交易首批成交企业!

由于石化行业是主要碳排放行业之一,按照计划,石化行业在“十四五”期间也将纳入全国碳排放市场交易。在此背景下,石化行业转型迫在眉睫,行业分化难以避免。中钢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胡麒牧向记者表示,从行业整体来看,如果石化行业被纳入碳交易主体范围,排放配额的刚性约束和碳交易的市场机制必然会促使行业更快走向碳达峰、碳中和,行业中的企业会更加注重技术创新,通过减排技术的开发应用以及产品结构的升级来中和碳交易带来的成本上升。
07-20
中石油参加全国碳市场首日交易活动

中石油参加全国碳市场首日交易活动

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北京、武汉、上海连线启动。中石油参加了在上海环境排放交易所举办的首日上线交易活动,成为获得“全国碳市场首日交易集团证书”10家企业集团之一,见证了中国碳市场发展的重要历史时刻。

分类导航


油气 煤炭 火电 电网 储能 节能 环保 核电 风电 光伏 光热 水电 氢能 能源互联网 新能源汽车 能源金融

碳市场热文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上海油压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