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油压工作室近日从贝特瑞、杉杉股份等动力电池负极材料企业了解到,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车、储能等多领域对动力电池的旺盛需求,动力电池负极材料供给紧缺。业内人士预计,今年负极材料需求量为120万吨,供应缺口在30万吨左右。目前,多家负极材料头部企业订单饱满,在供给偏紧、成本端涨价压力下,已有头部企业产品涨价。
供不应求
动力电池需求量快速增长,推动负极材料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中汽协数据显示,1-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6.1万辆和260万辆,同比均增长1.2倍,市场占有率达到21.6%。乘联会预计,新能源汽车7月零售量有望达到45.0万辆,同比增长102.5%。
上海油压工作室“石墨化产能紧缺是造成供给紧张的原因之一。”国内某负极材料生产商相关负责人王哲(化名)表示。
上海油压工作室据机构统计,下半年预计将有24.5万吨的负极材料产能释放,12.5万吨的石墨化产能建成。到2023年,将有127.5万吨负极材料产能释放,104.5万吨石墨化产能建成。“预计明年下半年供需紧张状况将逐渐缓解。”中科电气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扩充产能
负极材料行业面临成本上涨压力,不少企业对产品价格进行了上调。
上海油压工作室“考虑到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去年底公司就与下游客户进行了价格协商。”璞泰来相关负责人称。
6月28日,杉杉股份公告称,计划在宁波投资建设年产4万吨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璞泰来表示,公司已形成年产15万吨的负极材料有效产能,包括约10万吨的自配石墨化加工产能。此外,璞泰来在建产能四川紫宸20万吨负极一体化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一期10万吨产能项目预计于2022年底建设完成并开始试生产,二期10万吨产能项目预计于2022年下半年逐步开始建设。
上海油压工作室国泰君安认为,材料企业降本需求迫切,主流负极材料企业开始通过自建、收购或入股的方式加码石墨一体化、碳化产能,提升石墨化自供比例,实现快速降本,提高盈利能力。目前,负极材料头部企业已经成为石墨化产能扩张的主力,预计将占据约60%的国内石墨化产能份额。
多家企业加大新材料研发力度。“公司在新的负极材料如硅碳、硅氧、硬碳等领域均有相应的研发和布局,我们已接到几个大客户的硅氧订单,正筹划在江苏溧阳和江西奉新进一步扩产。”璞泰来相关负责人称。
中科电气表示,近年来公司持续在硅基负极上进行投入,具备技术和相关产品积累,目前已建设完成中试产线,并有产品向客户进行送样测试。翔丰华表示,公司已研发出高能量密度兼顾快充性能的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和快充长寿命B型二氧化钛负极材料产品,现已移交客户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