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油压工作室

“人造太阳”上的这些“超级材料”中国造

2021-02-10 16:34  来源:新华社  浏览:  

“超高温”与“超低温”共存,“超强磁场”与“超大电流”并行,要在地球上造出“人造太阳”,必须要有性能极其特殊的材料承载。新春前夕,记者走进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听到一个又一个中国“超级材料”从无到有、后来居上的故事。

产生核聚变反应需要几千万摄氏度乃至上亿摄氏度的高温,这么高的温度常规材料无法承受,一个可行方案是用磁力将其约束在“磁笼子”里。但是,产生强磁场需要“超大电流”,用电强度达到普通家用空调的数千倍乃至数万倍,这将产生巨大的热量,普通导体会被烧断。

“超导是一种在特殊条件下电阻为零的材料,利用这一特性可以避免导体发热,实现‘人造太阳’的长时间运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建刚说,当年中国启动研制“人造太阳”的时候,超导技术控制在少数发达国家手中,向国外购买超导材料,有的出尔反尔不卖,有的开价高,还只卖三流产品。

“当时国家的工业基础薄弱,科研经费也不宽裕,遇到材料‘卡脖子’,我们决定自己做。”李建刚院士说,边建设边研发,他们在建设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的过程中,发展出60多项关键技术,所需的超导、低温等尖端材料90%都是靠自己的力量研究,在自己的工厂车间里一步步试制出来的。

从超导材料、超导接头、超导配线到大型磁体系统,经过约20年的持续努力,如今中国已拥有世界先进的超导技术。“可以说,研制‘人造太阳’,也推动中国的超导材料产业前进了20年。”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宋云涛介绍,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超导材料的最大出口国,从被“卡脖子”的对象成为主供应商。

“上亿度的一团火球,碰到什么烧什么。”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王腾博士说,“人造太阳”的腔体器壁材料是另一个难点,虽然有强磁场约束,仍然会有一些“不听话”的高温等离子体逃逸,打在器壁上造成损伤。

“刚开始EAST使用的是石墨材料,热负荷能力达到每平方米1兆瓦。”王腾说,如今,器壁材料已经发展到第三代,改为自主研发的钨铜合金材料,热负荷能力提升到每平方米20兆瓦。

前不久,外径超过11米、总重超过400吨的极向场6号线圈(PF6),在法国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现场通过最终验收测试。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制的PF6,是目前国际上最重、技术难度最高的超导磁体。

“自主研发PF6,我们用了6年时间,没有这个艰难的过程,就没有今天的进步。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宋云涛说。

从无到有、刻苦攻关、后来居上,自立自强的科学家精神,成为托起“人造太阳”的“核心超级材料”。

“未来的核聚变电站,可能需要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的不间断运行,这就要求更多更强的‘超级材料’。”李建刚院士说,这是研制“人造太阳”最大的技术难题,也是新阶段科研工作者聚力攻关的方向。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实现清洁能源的梦想,“人造太阳”前景可期

实现清洁能源的梦想,“人造太阳”前景可期

不久前,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创造新的世界纪录,成功实现可重复的1.2亿摄氏度101秒和1.6亿摄氏度20秒等离子体运行,将原来的1亿摄氏度运行20秒纪录延长5倍。新纪录进一步证明了核聚变能源的可行性,也是向核聚变能源应用迈出的重要一步。
中国自主研制超导二极磁体磁场强度突破12特斯拉

中国自主研制超导二极磁体磁场强度突破12特斯拉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高能所)16日发布消息,该所高场超导磁体团队自主研制的全国产超导二极磁体在最新结束的新一轮性能测试实验中取得突破性进展,该磁体在4.2K(零下269摄氏度)下两个孔径内实现超过12特斯拉(T,Tesla)磁场强度,达到超导线材临界性能的85%以上。
超强磁铁让商业核聚变成为可能

超强磁铁让商业核聚变成为可能

格雷格·布里特尔斯博士说起自己手上正在进行中的项目时,眼中闪烁着激动之情。他说:“每个工程师都梦想着拥有一个技术上极具挑战性的项目,它需要你开发出新的技术和方案,去解决难题,同时这也对世界尤其重要。”五年前,他刚结束自己在牛津大学的研究工作。之后,布里特尔斯博士加入托卡马克能源(Tokamak Energy),这是一家计划建造聚变反应堆的创业公司。
第98958次放电背后的“聚变能源梦”,不断挑战极限“造太阳”

第98958次放电背后的“聚变能源梦”,不断挑战极限“造太阳”

在安徽合肥的科学岛上,有一群不断挑战极限“造太阳”的人。他们的目标就是希望未来有一天,聚变能商用的“聚变能源梦”在中国率先实现,早日用聚变能点亮一盏灯。
细说人造太阳:核聚变一次能产生多少能量?

细说人造太阳:核聚变一次能产生多少能量?

据国外媒体报道,在我们的头顶,有一种源于自然的强大能源——太阳,它距离地球大约9300万英里,仅有十亿分之一的太阳总能量传输到达地球,太阳的能量使地球变成一个充满生命的世界,太阳每秒向地球表面传递的能量相当于2018年所有发电站的总发电量。

推荐阅读

热文

Copyright © 上海油压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