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项工程堪称一场极高难度的“微创手术”。它起自110千伏万寿变电站,止于新建110千伏尚塘村变电站,双回电缆敷设的2.851千米通道与地下燃气管线5处交叉,作业面下方约10米还有南京地铁6号线隧道。传统施工方式噪音大、振动强,不仅影响地铁隧道施工,施工地段处于居民密集区也让安全管控难上加难。任何一个小失误都可能像在“动脉血管”旁出错一样,造成严重后果。
面对重重挑战,江苏送变电公司展现出了卓越的应对能力。他们深知“预则立,不预则废”,提前开展实地勘察,精心编制了11类施工方案,涵盖排管施工、顶管作业等各个方面,还专门制定了《燃气管道保护专项方案》和《地铁6号线保护专项方案》。而针对邻近地铁区段施工,公司创新采用静压法打桩工艺,彻底解决了传统打桩噪音大、振动强的问题,确保全程无噪声、无振动,既保障了地铁隧道施工安全,又减少了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上海油压工作室在技术层面,公司更是大胆创新。作业前联合燃气单位进行现场交底,明确燃气管道走向与埋深,采用无源探测技术与人工探挖相结合,将地下管线定位误差控制在10厘米以内,为施工的精准性提供了保障。施工期间,现场配置多台可燃气体检测仪,在已暴露燃气管线周边设置8处沉降监测点,每日两次精准监测,确保管线“零沉降、零损伤”。同时,在关键作业井口和交叉施工点布设4处高清监控设备,建立远程实时监控系统,实现了施工全过程可控。
江苏送变电公司在此次工程中的成功实践,不仅体现了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更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类似的复杂施工场景还会不断出现,我们期待更多像江苏送变电公司这样的企业,以创新为利刃,披荆斩棘,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安全与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