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油压工作室

宿迁绿能氢创AEM电解水制氢单堆1MW AEM电解槽产品发布会在京举行

2025-03-26 14:03  浏览:  

3 月 24 日,宿迁绿能氢创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北辰洲际酒店举行首台单堆1MW AEM 电解槽产品发布会。这一突破性产品的亮相,标志着 AEM 电解槽正式迈入兆瓦级时代,为可再生能源高效转化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上海油压工作室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与 "双碳" 目标的大背景下,氢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载体,正成为推动绿色经济转型的核心力量。绿氢在能源转型浪潮中,凭借全生命周期零碳排放的显著优势,成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绿氢是通过可再生能源发电实现电解水制取,可有效将风电、光伏等波动性绿电能源消纳制氢,分担电网压力,提升电力利用率,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注入新活力。

技术突破: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跨越

上海油压工作室作为首台单堆1MW AEM电解槽,该产品集成多项自主核心技术:阴离子交换膜生产技术突破传统生产工艺的幅宽限制,使电解槽有效工作面积大幅提升,为电解槽大型化奠定材料基础;轻质化流道框生产工艺在保持承压能力的同时实现结构减重,降低生产、运输成本,并提升装配效率、性能和可靠性;一体化电极与电堆堆叠流水线相结合,实现电解槽单元全自动卡扣式装配,较传统手工层叠工序耗时减少 50% 以上,不仅消除胶粘剂老化风险,更支持电极组在线快速更换。该电解槽具备宽泛的运行温度范围,可在 4℃低温环境下瞬时启动,可30秒内冷启动出氢,并能适配波动电源,实现绿氢与绿电的动态匹配。

上海油压工作室"单堆1MW AEM 电解槽的结构设计和大宽幅阴离子交换膜量产技术的突破,不仅是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一线,更是AEM电解水制氢新技术产业化落地的又一里程碑。" 宿迁绿能氢创董事长项瞻波在发布会上表示。自 2022 年起,公司便开始系统布局电解槽技术研发,聚焦 AEM 电解水技术持续迭代升级,构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体系。公司联合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科院所,共同攻克技术难关,最终实现 AEM 电解槽规模化量产。


全离网示范:重构能源利用模式

该公司同步建设全离网制氢示范平台,创新采用 "光伏 + 水系有机液流储能电池 + 电解水" 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平台搭载宿迁时代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水系有机液流储能电池组,与分布式光伏阵列深度耦合,构建起 "零外购电、全额消纳" 的能源利用新模式。

行业共振:共绘氢能发展蓝图

发布会吸引能源领域权威专家齐聚一堂。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高阳代表昌平区科学未来城欢迎各能源相关企业落户能源谷,与昌平共创能源未来。宿迁市宿豫区委副书记、区长徐源在发布会中表示:“项瞻波的第四次创业,又一次站在了国家能源行业的高度,是能源行业迭代的重要转折点”。 原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傅成玉在致辞中表示:"在能源转型过程中,我们需要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实现从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的跨越。宿迁绿能氢创的兆瓦级 AEM 电解槽项目具有突破性技术优势,展现出氢能产业的广阔发展前景。"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石化首席科学家李阳从能源效率角度指出:"氢能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提升能源转化效率,通过技术创新降低全生命周期能耗,鼓励向绿能氢创这样的公司学习,勇于突破能源转型的技术瓶颈。"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安全总监、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创新联盟副秘书长韩小琪从规划视角看氢能与新型电力系统提到:“将风电,光伏等可再生波动性绿电转化为零碳排放和灵活储存的氢能,能够对电网调峰和智能电网规划上提供可观的系统灵活性”。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申益教授从电催化剂的制备和应用的角度表示:“提升非贵金属催化剂的析氢/析氧活性、效率与稳定性,是推动电解水制氢规模化落地的核心突破口,目前研发的镍基合金电催化剂产氢效率较传统过渡金属催化剂提升3倍,在500mA/cm2电流密度下,析氢过电位低至1.5V,显著降低能耗”。天津立本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郝广利提到:“氢能产业在交通行业已经有落地趋势,要全面打造零碳氢能服务平台,万物互联,氢连万物,这次产品发布,将大力加速产业落地,使交通业氢能转型更进一步。”

清华大学王海辉教授等知名学者也出席会议并参与技术研讨。

上海油压工作室此次发布的单堆1MW AEM 电解槽,不仅重新定义了绿氢制备的技术标准,更标志着我国在氢能装备领域实现了大宽幅阴离子交换膜、轻量化流道框、模块化电极组件等核心部件的完全国产化突破,构建起涵盖 "材料研发 - 装备制造 - 系统集成 - 工程应用" 的全链条创新体系。该成果使我国成为全球首个掌握单堆兆瓦级 AEM 电解槽工程化能力的国家,实现了从技术跟随到创新引领的历史性跨越。在能源革命浪潮中,中国企业正通过材料开发、装备研制、系统集成等原创性科技创新,重塑全球绿色能源版图。


(宿迁绿能氢创)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宿迁绿能氢创AEM电解水制氢单堆1MW AEM电解槽产品发布会在京举行

宿迁绿能氢创AEM电解水制氢单堆1MW AEM电解槽产品发布会在京举行

3 月 24 日,宿迁绿能氢创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北辰洲际酒店举行首台单堆1MW AEM 电解槽产品发布会。这一突破性产品的亮相,标志着 AEM 电解槽正式迈入兆瓦级时代,为可再生能源高效转化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与 "双碳" 目标的大背景下,氢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载体,正成为推动绿色经济转型的核心力量。绿氢在能源转型浪潮中,凭借全生命周期零碳排放的显著优势,成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绿氢是通过可再生能源...
84套电解槽,吉林一绿氨项目获批

84套电解槽,吉林一绿氨项目获批

3月21日,吉林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发布中煤绿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新建的中煤绿能四平新能源制氢合成氨项目已成功备案,总投资29.2亿元。中煤绿能四平新能源制氢合成氨项目购置一套空分装置、一套电解水制氢装置(73套电解槽+11套PEM)、一套合成氨装置。包括水电解制氢装置总制氢规模为75200Nm³/h,包括73台1000Nm³/h ALK电解槽和11台200Nm³/h PEM电解槽;空分装置制氮能力20000Nm³/h;配套设
内蒙古华电风光制氢项目环评公示

内蒙古华电风光制氢项目环评公示

2025年3月18日,阿拉善盟生态环境局发布内蒙古华电孪井滩60万千瓦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配套4.5万标方/小时制氢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受理情况的公示。根据信息显示该项目建设地点位于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3月13日,华电集团发布内蒙古华电孪井滩60万千瓦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制氢工程勘察设计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作为第一候选人,其报价是:575万。该项目建设40万千瓦风电、20万千瓦光伏、90Mw/90Mmh电化学储能、4.5...
巴斯夫投运全球最大PEM电解水制氢装置,引领化工行业绿氢替代新纪元

巴斯夫投运全球最大PEM电解水制氢装置,引领化工行业绿氢替代新纪元

据官方披露,全球化工巨头巴斯夫于3月17日宣布,其位于德国路德维希港的全球最大单体PEM电解水制氢装置正式投运。这座装机容量达54兆瓦的工业级制氢设施,每小时可稳定产出1吨零碳绿氢,不仅刷新了德国工业制氢装置的新纪录,更开创了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与化工生产深度整合的先河。该突破性项目历时两年建设周期,由巴斯夫与西门子能源联合研发。整套系统创新性集成了72组PEM电解堆,经测算每小时可产出10800标准立方米绿氢(单个电堆产能150标方/...
BASF路德维希港基地德国最大54 MW PEM电解槽投运,年减碳7.2万吨助力氢能经济

BASF路德维希港基地德国最大54 MW PEM电解槽投运,年减碳7.2万吨助力氢能经济

德国最大的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槽已在BASF的路德维希港基地投入运营。该54MW电解槽用于生产零碳氢,每小时可为主工厂提供1公吨氢。经过约两年的建设周期,该工厂今日在莱茵兰-普法尔茨州气候保护、环境、能源与交通部长Katrin Eder和德国联邦经济与气候行动部国务秘书Udo Philipp的见证下正式启用。该电解槽由BASF与Siemens Energy合作建造,深度集成到路德维希港基地的生产和基础设施中。制氢系统中安装集成72个电解槽(实际进行电解过程...

推荐阅读

热文

Copyright © 上海油压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