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油压工作室

五年内,成品油消费降至3亿吨

2025-02-21 09:49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  浏览:上海油压工作室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稳定市场预期和信心,房地产等传统动能对经济增长的拖累有所减轻,基建投资仍有增长空间,加之新质生产力不断发展壮大,综合来看中国经济增长总体向好,能够实现5%左右的增长速度。

上海油压工作室预计“十五五”时期,我国经济保持中速增长,将支撑成品油消费保持一定规模,但交通领域的电动化发展对油品的替代已是大势所趋。到2030年,成品油消费将降至3.1亿~3.4亿吨,较2024年大幅下降13%~21%。

汽油需求已达峰

上海油压工作室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将会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将对成品油市场带来巨大的影响。从供给侧来看,低碳转型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是支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以绿色电能、LNG、绿氢、绿氨、绿色甲醇、生物质燃料等为代表的清洁替代能源加速发展,势必对成品油需求带来巨大的冲击。从需求侧看,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改变了人们的消费场景和模式。比如,新能源汽车以其智能化、经济性的优势迅速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和选择,使交通用油的替代明显加速。未来,这一替代速度会进一步加快。

汽油消费的95%以上为汽车消费,与汽车总量以及结构变化密切相关。2016年以来,受乘用车销量放缓、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等因素影响,我国汽油消费转入中低速增长阶段。“十三五”年均增速为4.8%,较“十二五”大幅下滑6.6个百分点,其中替代能源拉低了汽油消费增速约3个百分点。“十四五”期间,电动汽车进入全面市场化驱动阶段,直接导致2024年汽油需求由2023年的峰值水平开始下降。展望未来,人均收入增长将为汽车消费提供增长动力。我国汽车保有量直至2040年左右才能达峰,峰值为5亿辆左右(2023年为3.36亿辆),但汽车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考虑到汽车淘汰周期,2025年前燃油车将达到峰值(每年新增量开始低于淘汰量),即2025年以后燃油车的保有量规模将逐步萎缩。相反,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占比将超30%,对成品油的替代规模继续扩大。到2030年,汽油消费量为1.2亿~1.3亿吨,较2024年减少16%~26%。

柴油需求已进入峰值平台期

柴油是重要的生产资料,与经济总量、结构变化息息相关。历史规律显示,柴油消费与第二产业的相关程度接近80%。第二产业不仅是能源和石油消费大户,而且会带来与之相关的交通运输业、制造服务业用油。“十二五”时期,受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第二产业占比逐年下降的影响,我国柴油消费进入了中低速发展阶段。“十三五”期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柴油消费动力进一步减弱,于2019年达到峰值2.03亿吨,年均增速进一步下滑至1.8%。“十四五”前期,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我国经济增长主要动力再次转回投资拉动,对柴油消费有所支撑,延长了柴油消费的峰值波动期。但2024年经济继续发展,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主要由投资拉动,支撑柴油消费始终维持在峰值平台水平(1.9亿~2亿吨/年区间),即柴油消费的峰值期有所延长。2024年柴油需求开始逐步进入下降阶段,未来在“公转铁”、“公转水”以及“LNG重卡发展、商用卡车电动化、氢能化”的推动下,2030年降至1.4亿~1.6亿吨,较2024年减少20%~29%。

煤油需求仍有增长空间

根据历史规律,随着人均GDP提高,煤油消费量呈现出了相应增长趋势,两者相关性高达85%。加之航空运输设施不断完善,带来了国内煤油消费中高速增长,“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为2.5%(受疫情干扰),“十四五”以来年均增速为6.8%。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由于人均收入低于发达国家,我国人均年度航空出行次数不到0.5次/人/年,美国和澳大利亚已达3次/人/年。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随着中国人均GDP的提升和航空业的发展,居民航空出行潜力将逐步释放。预计2030年中国人均GDP可达美国当前水平的1/4,若借鉴美国发展阶段,预计2030年我国人均航空出行次数可达0.7次/人/年,支撑煤油消费继续增长。但考虑到我国高铁发展领先全球,将逐步对航空用油形成巨大的替代。预计2030年全国煤油需求为0.53亿吨,虽比2024年高出36%,但远不及此前预期。此后将保持低速增长,2040年左右达峰。

“十五五”期间,国内将有多个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建成投产。新建项目包括:中国石化镇海炼化二期项目,南山集团、山东能源集团等参与的烟台裕龙岛石化项目,兵器华锦阿美盘锦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项目。改建项目包括:中国石油大连石化搬迁升级改造项目,中国石化巴陵石化、长岭炼化合并改造项目。淘汰项目包括:国内低于200万吨/年的小炼厂逐步出清。预计到2030年炼油能力达9.6亿吨/年,基本持平于“十四五”末期的高位水平,届时产需差将达0.8亿~1亿吨,较当前水平翻一番。

终端新业态将加速形成未来,我国加油站行业终端竞争格局不断升级,行业业态由“加油+”逐步向“加能+”的服务平台升级。我国交通领域的电动革命正在加速推进,新能源汽车已经全面进入市场化、规模化发展阶段,不断重塑着国内汽车用能格局,不断推动着交通领域的“去油化”,加快成品油消费由2023年峰值开始下降的速度。

2030年,汽柴油在道路交通领域用能的占比将由当前的90%降至75%,电力占比由当前的3%增至16%。若按照单站销量规模与油价不变测算,到2030年终端所需的加油站数量将由目前的11万座减少至9万座。从竞争格局看,“十五五”将迎来真正的升维期。成品油市场由“增量市场”转入“缩量市场”,行业竞争从“同业竞争”走向“异业竞争”,终端服务由“传统服务”转向包含油气氢电非的“综合服务”。从业态图景看,“十五五”将迎来崭新的重构期。终端将从“集中式加油”逐步向“分布式加能”逐步转变,且业态将不断向外延伸、扩展,初步参与到“源网荷储”智慧能源系统之中,发展虚拟电厂业务等业务,“加能+”业态将更加丰富。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BP宣布,Raven油田的第二个开发阶段(位于埃及近海)已开始生产,作为西尼罗河三角洲(WND)项目的一部分。该阶段涉及将额外的Raven加密井海底回接到其现有的陆上基础设施。新井预计将生产约2200亿立方英尺(bcf)的天然气和700万桶(mmbbl)的凝析油。此次项目提前安全执行,加速了生产启动进程。bp中东和北非地区总裁Nader Zaki表示:自2024年1月以来,我们钻探工作从未中断。Raven Infills项目的重点是对抗自然衰退、增加产量,并最大限度利用现有基...
巴西石油公司启动国际招标,扩大天然气运输船队

巴西石油公司启动国际招标,扩大天然气运输船队

巴西石油公司(Petrobras)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的一场活动中,正式启动了一项新的国际招标,旨在购买8艘天然气运输船。此次活动吸引了广泛关注,巴西总统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也亲临现场出席。这是巴西石油公司船队更新和扩建计划的第二次招标过程。此前,该公司已在今年一月签署了四艘灵便型船舶的合同。此次招标涵盖了多种类型的船只,包括容量分别为7,000、10,000和14,000立方米的液化气运输船,以及能够运输氨的半冷藏船只。这一举...

2025年,沙巴首席部长拿督斯里哈芝芝诺宣布,位于西必丹石油天然气工业园(SOGIP)的石油储存和提炼厂预计将于今年4月正式动工。该项目由Petroventure Energy Sdn Bhd负责,建成后日提炼能力可达15万桶,并配备一个可储存300万立方米原油及精炼石油产品的设施。SOGIP项目占地161公顷(400英亩),预计将吸引超过35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并为沙巴当地创造近5,000个就业机会。哈芝芝诺在哥打京那巴鲁国际会议中心的启动仪式上表示:项目建设期间将需要...
哈萨克斯坦石油产量创历史新高,尽管出口路线受损

哈萨克斯坦石油产量创历史新高,尽管出口路线受损

尽管哈萨克斯坦经俄罗斯的主要出口路线——里海管道联盟(CPC)遭到破坏,但哈萨克斯坦的石油产量在2月19日仍然达到了历史新高。据尚未公开的官方数据显示,当日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和天然气凝析油产量约为每天212万桶。本周,俄罗斯方面表示,CPC的产能下降了30-40%。然而,哈萨克斯坦的石油产量却在这一背景下实现了增长,这引发了外界对于其如何实现产量与出口管道容量匹配的疑问。毕竟,哈萨克斯坦80%以上的出口都依赖这条里海管道,且缺乏替代路线...
新加坡2月柴油进口量创新高受区域需求影响

新加坡2月柴油进口量创新高受区域需求影响

根据Kpler、伦敦证券交易所(LSEG)及贸易消息人士的数据,新加坡2月份柴油进口量预计将超过670万桶,创两年来新高,因其他地区需求疲软,卖家纷纷将货物运往这一亚洲主要石油储存中心。同期,Kpler数据显示,新加坡柴油出口量降至约390万桶,为一年来的最低水平。伦敦证券交易所石油研究高级分析师查尔斯·翁表示:2月份抵达新加坡的柴油数量确实偏高,他指出韩国和台湾的供应增加是主要原因。受此影响,3月份现货市场价差上周跌至折价区间。查尔斯·翁...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上海油压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