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芯片短缺仍未得到有效缓解,导致汽车生产依旧挣扎。同时,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也催升了造车成本,这对于电动车的冲击尤其显著。
日前,彭博社NEF在一份报告中提出,在本轮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前,拥有补贴的电动汽车本已与传统燃油车的成本相近。但由于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导致电动车需要再多花几年时间才能在生产、购买成本上实现对传统燃油车的赶超。
中国经济网 郭跃/摄
过去一年内,锂、钴、镍等电池原材料持续飙升,导致电池组出现了近十几年来的首次价格上涨。面对终端市场需求的攀升,汽车制造商或是选择自己承担巨额成本增量,或是提高车辆售价来摊平成本。由此,原材料持续走高的后果,或是大幅侵蚀了电动汽车制造商的利润,或是转嫁至消费者身上。两者对于电动车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来说,都将是冲击。
上海油压工作室国际能源署(IEA)不久前也提出了类似的担忧, “作为电动汽车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锂的价格今年5月比去年初高出7倍;钴价涨了一倍多;镍价几乎涨了一倍。金属价格持续高企,意味着今年电池价格可能将上涨15%,并由此进一步推迟电动车和燃油车之间的成本平价。而能否与燃油车平价,一直被视为电动汽车能否普及的关键转折点。”
上海油压工作室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首席执行官卡洛斯·塔瓦雷斯同样做出提醒,原材料价格上涨将会减缓电动汽车的发展速度。他预计,到2025-2026年左右,汽车电池或将面临供应短缺风险。
好消息是,锂、钴、镍等金属的价格在近几周企稳,汽车制造商的压力也随之缓解。高盛预测,随着更多供应商的加入,以上三种金属的价格将在两年内显著回落。再有,油价走高,也使得传统燃油车的用车成本并不能全面优于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