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油压工作室

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海外首堆工程—卡拉奇核电K-2机组外层安全壳穹顶成功吊装

2019-06-18 11:06  来源:中核集团  浏览:上海油压工作室  

当地时间6月17日8点06分,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海外首堆工程——中核集团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K-2机组外层安全壳穹顶成功吊装。外层安全壳穹顶成功吊装标志着核电站主体结构工程结束,为后续安全壳整体试验和热试创造了有利条件。

这是华龙一号工程建设首次采用外壳钢穹顶整体实施方案,也是中国自主三代核电上海油压工作室技术工程建设技术创新的良好实践,为后续华龙一号机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增强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华龙一号的信心,开拓了市场合作空间,将加速推进有关国家、企业与我国的核电合作。

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上海油压工作室技术,华龙一号采用双层安全壳设计。此次吊装的外层穹顶位于核岛顶部,外层安全壳为内层安全壳及其内部结构提供保护。外层安全壳穹顶重约366吨,是一个直径53米的多曲面组合壳体,由四层共63块预制单元体构件组成。

作为华龙一号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首创”,采用外壳钢穹顶整体实施方案,有效避免了对安全壳整体试验的影响,释放工期达8个月,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外穹顶施工安全系数。据了解,技术创新一直是华龙一号的核心竞争力,在海外华龙建设现场,已经相继实施了钢覆面模块化、主设备预引入、e型翻转支架、预应力双层张拉平台等几十项创新,为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工程建设积累了经验。

当天的卡拉奇核电工程现场,风和日丽。清晨五点多,现场就开始了正式吊装前最后检查工作。变幅、旋转、负载行走,旋转、调整,历经两个半小时吊装,在中巴现场员工的共同注目下,穹顶平稳落钩就位在反应堆厂房外壳筒体上。

上海油压工作室巴基斯坦K-2/K-3核电项目是华龙一号海外示范工程,是中核集团向巴方总承包交钥匙工程,也是我国“一带一路”上的重点项目。项目主合同于2014年2月28日生效,2015年9月18日浇筑第一罐混凝土,截至日前,项目如期实现合同一级里程碑17个,项目进度执行情况良好,并有望于2020年实现项目临时验收目标。

华龙一号是我国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是我国核电创新发展的重大标志性成果,对于我国实现由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核集团华龙一号国内外4台示范工程进展有序,各关键工程节点均按期或提前实现,是全球唯一按照计划进度建设的三代压水堆核电工程。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东京电力公司宣布:日本福岛核电站3号机组乏燃料棒全部移出

东京电力公司宣布:日本福岛核电站3号机组乏燃料棒全部移出

东京电力公司2月28日宣布,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乏燃料池中的乏燃料棒已全部移出。这也是2011年福岛核事故中堆芯熔毁的三个机组中第一个移出所有乏燃料棒的机组。同样堆芯熔毁的1号和2号机组乏燃料池中仍然保存着上千根乏燃料棒。
“华龙一号”的“金钟罩”!能抗住大飞机撞击、航油的燃烧

“华龙一号”的“金钟罩”!能抗住大飞机撞击、航油的燃烧

“能抗住大飞机撞击、航油的燃烧,内壳和外壳之间形成负压,即使内壳受损,放射性物质也不会泄漏到环境中去。”近日,中核集团首席专家、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说,“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其安全壳是保证电站安全的最后一道实体屏障,对于核电站的安全至关重要。
中广核“和睦系统”实现多堆型应用覆盖

中广核“和睦系统”实现多堆型应用覆盖

中广核在前不久召开的2021年度媒体通报会上,向社会披露了一年来的生产经营、安全管理、科技创新、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等方面的高质量发展情况。据中广核新闻发言人袁昌红介绍,2020年,中广核实现上网电量2721.9亿千瓦时,较2019年增长超过100亿千瓦时。同时,中广核24台核电机组保持安全稳定运行。
美国报告建议:现在

美国报告建议:现在 "紧急 "投资,预商用试验版的核聚变电站可在2040年投运!

美国能源部的一份新报告称,如果对该项目进行 "紧急 "投资,一个预商用试验版的核聚变电站可能会在2040年之前在美国投入运行。美国国家科学、工程和医学科学院的一份新报告建议,如果美国想利用其对ITER等多国项目的贡献,并乘着私人绿色能源投资的浪潮,现在是 "紧急 "推动重大投资的时候了,以建立一个试点核聚变能源工厂,并在2035-2040年之间投入使用。
核电站处理负担沉重 日本走出“余震”路漫漫

核电站处理负担沉重 日本走出“余震”路漫漫

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突发大地震、海啸,并引发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10年后的今天,当地基础设施灾后重建已基本恢复,但核电站拆除、核垃圾处理尚未启动。日本首相菅义伟1月下旬在国会答辩中表示:“今后的救灾重点将转入心理抚慰,福岛的复兴重生需要长期支援,这仍旧是日本政府最重要的课题。”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上海油压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