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油压工作室

我国科学家在固态电池聚合物电解质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2025-09-28 08:27  来源:科技日报  浏览:  

日前,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张强领衔的团队在锂电池聚合物电解质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为开发实用化的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固态锂电池提供了新思路与技术支撑。相关成果已在线发表于《自然》。

▲张强(左三)指导学生。图片来源:清华大学

上海油压工作室当下固态电池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固-固”材料之间因刚性接触导致的界面接触差;二是电解质难以在宽电压窗口下同时兼容高电压正极与强还原性负极的极端化学环境。

上海油压工作室对此,张强团队提出“富阴离子溶剂化结构”设计新策略,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该电解质通过热引发原位聚合技术,有效增强了固态界面的物理接触与离子传导能力,显著提升了锂电池的耐高压性能和界面稳定性。

得益于优化的界面性能,采用该电解质组装的富锂锰基聚合物电池表现出一系列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基于该电解质构建的8.96Ah(安时)聚合物软包全电池在施加1MPa(兆帕)外压下,能量密度实现跨越式提升,达到604Wh/kg,远超当下商业化电池。

此外,该电池在满充状态下顺利通过针刺与120摄氏度热箱(静置6小时)安全测试,未出现燃烧或爆炸现象,展现出优异的安全性能。未来,该研究成果有望为成熟的固态电池产品研发提供重要技术参考。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全固态电池界面技术取得突破

全固态电池界面技术取得突破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联合多家科研团队在全固态电池技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阴离子调控技术。该技术通过构建全新的电极-电解质界面结构,有效解决了全固态金属锂电池界面接触不良的核心难题,为下一代储能技术发展开辟了新路径。研究团队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黄学杰研究员牵头,联合华中科技大学及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的科研人员共同完成。团队发现传统全固态电池中,金属锂电极与固态电解质之间存在大量孔隙与裂缝,严重...

我国科学家在固态电池聚合物电解质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日前,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张强领衔的团队在锂电池聚合物电解质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为开发实用化的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固态锂电池提供了新思路与技术支撑。相关成果已在线发表于《自然》。▲张强(左三)指导学生。图片来源:清华大学当下固态电池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固-固材料之间因刚性接触导致的界面接触差;二是电解质难以在宽电压窗口下同时兼容高电压正极与强还原性负极的极端化学环境。对此,张强团队提出富阴离子溶...
松下能源宣布将致力于生产全固态电池

松下能源宣布将致力于生产全固态电池

松下控股旗下的松下能源公司18日宣布,将致力于生产被视为新一代电池热门候选的全固态电池。与锂离子电池相比,全固态电池起火风险低,且能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松下能源将运用这些特点,设想用于工业机械等,力争2026年度实现样品出货。松下能源副社长渡边庄一郎在日本千叶市内举行的电池产业展上演讲称:开发已基本结束。正在(为了商品化而)与市场对话。松下能源是向美国纯电动汽车(EV)巨头特斯拉等供应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巨头。在全固态电池方面...
金龙羽拟12亿元投建固态电池材料项目

金龙羽拟12亿元投建固态电池材料项目

金龙羽4月2日公告,孙公司金龙羽新能源(惠东)有限公司拟在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内投资建设固态电池关键材料量产线项目。计划总投资额为12亿元,其中,建设投资为8.7亿元,流动资金为3.3亿元。孙公司已竞拍取得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内相关土地使用权,前述投资额不包括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价款。
丰田与出光兴产合作建设硫化锂工厂,助力全固态电池生产

丰田与出光兴产合作建设硫化锂工厂,助力全固态电池生产

日本汽车制造商丰田与石油巨头出光兴产株式会社携手,共同建设一座大型硫化锂工厂,为丰田全固态电动汽车电池生产线提供关键原材料。丰田作为全固态电动汽车电池研发领域的主要参与者,一直致力于推动这一被视为电动汽车电池下一代发展方向的技术。出光兴产宣布,将开始建设硫化锂生产工厂,该工厂预计于2027年或2028年开始大规模生产,产能达到1000公吨。硫化锂是全固态电池的关键原材料之一,这一举措将为打造未来电动汽车的圣杯提供可靠的材料...

推荐阅读

热点文章

Copyright © 上海油压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