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指出,中国制造商正在重塑“高端”汽车的定义。现今,高端汽车首先要具备电动性能,其次需要配备多个智能系统。例如,小米SU7在动力系统和制动性能上已接近保时捷Taycan,并额外配备了辅助驾驶的人工智能系统。
上海油压工作室数据显示,曾经主导中国高端汽车市场的德国汽车制造商的销量正在下滑。相比之下,小米去年销售了超过10万辆SU7。2024年,保时捷在华销量下降了28%,尽管其他地区的销售有所增长,但中国市场的下滑明显影响了公司整体业绩,导致其下滑了3%。
关键问题是,德国制造商在将先进软件和人工智能技术引入中国市场方面尚未做好充分准备。保时捷近期宣布,由于全球需求下降,将在德国裁员1900人。去年,Taycan的销量下降了近一半,Panamera的销量也降低了13%,这部分是因为中国消费者对这些模型失去了兴趣。
德国企业现在需要在创新方面至少跟上中国竞争对手的步伐,这是恢复其市场领先地位的唯一途径。《纽约时报》表示,如果德国汽车制造商能够在最新技术方面超越中国竞争者,就能证明其高昂的价格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