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油压工作室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哈电国际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总体部署,加速布局并投身“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带建设,企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发展进程不断增速,参与全球经贸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让“中国制造”“中国建造”享誉全球市场,用中国智造点亮世界能源版图。
42年不忘初心,争做“开路先锋”
上海油压工作室从国家确立“走出去”战略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哈电国际在服务国家战略发展中校准发展定位,始终站在我国电力项目海外出口的“第一方阵”,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从“0到1”的突破。
1983年哈电国际承建的巴基斯坦古杜电站是中国首个走出国门的大型发电机组项目、巴基斯坦乌奇联合循环电站IPP项目开创了中国企业与国际知名公司强强联合的先河、苏丹吉利联合循环电站项目敲开了中国大型机电设备出口非洲的大门、越南高岸火电项目实现了中国首个循环流化床锅炉出口。
上海油压工作室哈电国际承建的巴基斯坦必凯项目是中国首个海外最大H级联合循环项目,迪拜哈斯彦项目成为首个以投融资和总承包模式进入中东电力市场的中资企业,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哈电国际正式生效执行中亚地区规模最大的联合循环项目——乌兹别克斯坦锡尔河二期项目……
上海油压工作室42年来,哈电国际累计执行境外大型项目66个,哈电国际的多个“中国第一”“世界首台”项目为中国企业更好融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宝贵经验,也在构建国际电力市场中国话语权体系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42年来,哈电国际由总承包向灵活性业务覆盖、全生命周期服务等方向转变。成立了全球八大国际营销服务中心和六大区域总部,市场开发触角覆盖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设项目遍及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项目总装机容量近6000万千瓦。
上海油压工作室近年来,哈电国际坚持“三商”发展定位、三个系统产业布局,加快布局新产业新赛道,阿联酋、伊拉克、墨西哥、塞浦路斯等新兴市场实现从无到有,巴基斯坦、土耳其、印度尼西亚等传统市场硕果累累,国内生物质电站、屋顶光伏、盘山延寿改造升级等多个新能源和改造升级项目成功落地,烟台港LNG、PM6纸厂项目等轻工业、非电业务持续拓展,2024年成功签订沙特近年来装机规模最大的燃气联合循环电站项目……42年来,哈电国际走出了一条从搭船出海、借船出海到领航出海的国际化经营之路,持续拓展了中国高端电力装备的国际版图,显著提升了中国电力品牌的全球影响力。
42年追求卓越,书写“行业传奇”
42年来,哈电国际始终将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和国际项目保履约作为企业发展生命线,牢固树立负责任的大国企业形象。
上海油压工作室哈电国际承建的古杜项目作为中国首台套出口项目提前22天交付巴方;万丹项目创造了国际电站行业EPC质保期内连续稳发、满发的世界纪录;泽塔斯项目创造土耳其当地同类机组工期、质量、效率多项纪录;必凯、百路凯项目连续创造了H级燃机安装调试的一系列世界纪录;哈斯彦项目支撑迪拜总供电量的20%,成为区域能源合作典范。
正是由于“打造精品工程”的执念,哈电国际先后获得了“越南电力发展杰出贡献奖”“印尼发电类工程环保大奖”“土耳其火电类最佳EPC承包商奖”“国际安全奖”“卓越项目特大型项目银奖”“亚太区年度双燃料电站金奖”等多个奖项。42年来,哈电国际以精品工程让哈电品牌受到业界广泛认可,充分展现了共建“一带一路”的主力军先锋军风采。
不仅如此,在承建国际项目时,哈电国际还致力于改善当地民生,在解决当地用电难、用电贵问题的同时,也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带动当地就业等带来民生福祉。
在阿联酋,哈电国际移植了哈斯彦项目施工区域内的28850株珊瑚,将施工海域一瀉湖26种2066尾美丽的鱼儿放回大海;在厄瓜多尔,转移、保护美纳斯水电站区域内141种植物和大量珍稀动物,施工期间为厄瓜多尔当地创造了近2700个工作岗位,有效带动了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在巴基斯坦,哈电国际与当地人民携手抗洪,向失去家园的灾民提供紧急援助;在印尼,哈电国际对当地教育、体育事业进行公益投入,为当地民众修建穆斯林教清真寺;在苏丹,哈电国际援建学校、幼儿园、体育场……42年来,哈电国际以实际行动,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贡献源源不竭的哈电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