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油压工作室

全球光伏电池行业首个“灯塔工厂”成研学新地标

2025-10-27 10:29  来源:维度网  浏览:上海油压工作室  

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光伏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成为推动全球能源革命的核心力量,在这场能源革命里,四川悄悄崛起了一个“世界级标杆”。

上海油压工作室“灯塔工厂”被誉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厂”。作为“数字化制造”和“工业4.0”的示范者,通威太阳能眉山公司凭借50余项第四次工业革命(4IR)应用场景,在功率转换效率、工艺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

全自动化产线:从硅片投入到最后一片高效晶硅电池片下线,整个流程由智能机器人、AGV小车和自动化设备无缝衔接,实现了智能制造的高境界。

工业互联网大脑: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与生产制造深度融合,实时收集和分析海量数据,实现精准决策、预测性维护,确保每一片电池片都具备顶尖品质。

绿色制造典范:工厂本身就是一个绿色能源的应用场,通过使用清洁电力、循环利用水资源、优化能源管理等手段,最大限度地降低自身碳足迹,完美诠释了用绿色能源生产绿色能源”的理念。

上海油压工作室通威太阳能将其数字化转型聚焦于提高光电转换效率(PCE)和质量,通过机器学习推动工艺优化、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实现维护,以及利用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分析缺陷。此次转型使光电转换效率提高了12%,缺陷率降低了41%,转换成本降低了37%,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33%。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中科院物理所开发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缓冲层技术提升转换效率

中科院物理所开发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缓冲层技术提升转换效率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科研团队近期开发出一种新型三明治结构缓冲层,有效提升了半透明CsPbI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性能与可扩展性。这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技术突破采用MoOX/Ag/MoOX复合结构作为缓冲层,为光伏器件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团队设计的MoOX/Ag/MoOX缓冲层通过银层与钼氧化物之间的界面反应形成Ag2MoOX,显著改善了载流子传输与收集效率。基于该技术制备的0.50平方厘米半透明CsPbI3电池器件实现了18.86%的转换效率,与之匹配的四...
尼日利亚与隆基绿能合作推进本土太阳能电池板制造

尼日利亚与隆基绿能合作推进本土太阳能电池板制造

尼日利亚能源委员会已与中国光伏企业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根据协议内容,隆基绿能将支持尼日利亚建设一座年产能达1吉瓦的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工厂。这项合作标志着尼日利亚在推动清洁能源本土化制造方面取得新进展。该合作计划于本月初在中国完成最终洽谈,尼日利亚政府代表与隆基绿能管理层在企业总部共同确定了实施方案。此次达成的太阳能电池板工厂建设协议,是在双方今年早期签署的谅解备忘录基础上推进...
全球光伏电池行业首个“灯塔工厂”成研学新地标

全球光伏电池行业首个“灯塔工厂”成研学新地标

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光伏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成为推动全球能源革命的核心力量,在这场能源革命里,四川悄悄崛起了一个世界级标杆。灯塔工厂被誉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厂。作为数字化制造和工业4.0的示范者,通威太阳能眉山公司凭借50余项第四次工业革命(4IR)应用场景,在功率转换效率、工艺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全自动化产线:从硅片投入到最后一片高效晶硅电池片下线,整个流程由智能机器人、AGV小车和自动化设备...
澳大利亚研发新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澳大利亚研发新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悉尼大学研究团队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取得进展,研发出一种新型三结太阳能电池架构。这款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采用两层钙钛矿与一层硅结合的设计,其16平方厘米尺寸电池的转换效率达到23.3%。研究团队表示,这是目前同类尺寸器件中的较高效率。同时,其1平方厘米电池的转换效率达到27.06%,创造了该尺寸的新纪录。在稳定性方面,1平方厘米电池通过了国际电工委员会的热循环测试,在经历200次极端温度波动后仍保持性能。该电池在连续光照运行400多...
日本企业合作开发轻量化太阳能电池解决方案

日本企业合作开发轻量化太阳能电池解决方案

日本绿色科技初创企业PXP Inc与东京燃气公司正合作开发一种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专门适用于承重能力较弱的工业建筑屋顶。该项目结合PXP研发的黄铜矿太阳能电池(每平方米重量不足1公斤)与东京燃气的施工技术,旨在拓展太阳能电池在传统石板屋顶等轻型结构上的应用。根据两家公司发布的声明,这项技术若全面推广,到2050年可在日本低承重屋顶上实现约169吉瓦的装机容量,相当于该国现有太阳能装机量的两倍以上。该项目是日本首次尝试在低承重屋...

推荐阅读

热点文章

Copyright © 上海油压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