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地区雷电活动频繁,今年上半年记录落雷次数达38万次,为去年同期的两倍。面对规模庞大的省级电网和分布广泛的线路设施,传统人工查找雷击故障点的方式面临较大挑战。2023年,江苏电力已率先构建了覆盖11.3万千米输电线路的雷击监测网络。在此基础上,公司进一步开展配电线路雷击故障定位体系的研究与建设。
新上线的配网雷电监测分析系统应用人工智能和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将25.3万千米配电线路纳入监测范围。该系统可将配电线路雷击故障定位工作效率提升一倍,雷击停电时间缩短50%。传统人工排查范围从“数十千米”精准缩小至“单基杆塔”,使电网雷电故障查找时间缩短至分钟级。
上海油压工作室江苏电力配网管理部配电运检处副处长朱振表示:“该系统基于气象数据生成雷电高发区域热力图,实现了对重点区域的动态监测。系统还能通过智能诊断自动区分城乡场景,标注受影响的杆塔及历史雷击记录,同时通过分析避雷器动作频次,指导防雷设施的科学布设。”
自6月试运行以来,这一电网雷电监测体系已分析超过20万次雷电活动,发现并定位雷击故障500余起。经人工辨识比对,系统定位准确率超过90%。该电网雷电监测体系的建成,为江苏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