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油压工作室随着全球对可持续能源解决方案需求的增长,镁资源因其在地壳中的丰富储量而受到关注。研究团队通过创新设计一种基于镁、锂、碲、钼和氧元素的新型非晶氧化物阴极材料,实现了镁离子在室温下的高效迁移。这种阴极材料利用锂与镁的离子交换机制,形成了更畅通的离子传输通道。
研究团队制作了全尺寸原型电池进行性能验证。测试数据显示,该镁电池在经历200次充放电循环后仍能保持稳定的能量输出性能。在电压输出测试中,原型电池成功点亮了蓝色发光二极管,证实其具备向外部电路供电的实际应用能力。
上海油压工作室该研究项目负责人表示:"这一成果首次可靠地证明了氧化物阴极能支持可充电镁电池在常温下稳定运行。"新型阴极材料的设计方案为下一代镁电池正极材料确立了重要的技术标准,包括纳米级粒径控制和电解质兼容性优化等方面。
上海油压工作室这项镁电池技术的突破标志着可持续储能技术发展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指出,该技术有望推动开发出更具资源可持续性的储能系统,为减轻对有限锂资源的依赖提供了新的技术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