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峰调荷,政企携手共克高峰难关。各地供电公司深入企业,“一企一策”引导化工、建材等工业企业将年度检修计划调整至用电高峰时段。徐州金虹钢铁在供电公司的指导下,将部分产能调整至白天谷时段,不仅增加了光伏消纳,还节省了用能成本。江苏工业用电占比近50%,分时电价政策在降低企业成本的同时,有效缓解了高峰压力,促进了午间新能源消纳,实现了企业与电网的双赢。
虚拟电厂,聚合资源激活柔性力量。国网江苏电力依托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上线虚拟电厂运营管理平台,构建参与需求响应机制。截至8月12日,全省众多虚拟电厂接入新系统,聚合用电容量巨大。今年7月,江苏成功实施我国最大功率的省级车网互动(V2G)集中实测,144辆新能源汽车通过138台V2G充电桩反向放电,形成实时调节资源池,为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迈出了坚实一步。
上海油压工作室全民节电,智能互动实现削峰填谷。针对居民空调负荷大、晚峰用电集中的特点,江苏推出“智享酷夏·e起节电”活动。用户只需在晚峰将智能家电设备调至节能状态或关闭,就能参与活动并获得电费优惠券。这一活动如同一场全民参与的电力保卫战,目前已累计绑定近6万台智能家电设备,开展多轮居民节电互动,单轮最大峰时压降规模可观,参加“峰时节电”的用户突破10万户,有效实现了“削峰填谷”。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在今夏用电高峰中,凭借错峰调荷、虚拟电厂和全民节电等多维度举措,灵活调度新型平衡资源,精准实施“节电响应”。由此,我们要像国网江苏电力那样,不断提升电网的柔性调节能力,进一步加强能源保供,成功应对用电负荷屡创新高的挑战,从而为江苏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电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