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油压工作室

施耐德电气熊宜:算电协同,数据中心的“绿色之钥”

2025-08-14 13:48  浏览:  

AI的进步和算力的提升密不可分,电力则是算力的“燃料”。对于算力基础设施的数据中心来说,对电力的持续大量消耗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温室气体进一步排放,加剧全球变暖。因此,算力、电力与绿色三者俨然构成了数据中心的新“三元悖论”。

“在传统能源结构与调度模式下,这一悖论曾近乎无解。”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战略与业务发展中国区负责人、商业价值研究院院长熊宜指出,“如今,算电协同是打破‘三元悖论’,引领数据中心迈向高效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

AI时代数据中心之困:电能管理三大挑战

上海油压工作室本轮AI的迅猛发展,背后需要大规模算力基础设施的投入。因此,数据中心在AI浪潮的推动下,用电规模上了一个数量级。

上海油压工作室宏观数据预测显示,2030年我国数据中心在用电量高情景下或突破7000亿千瓦时,占全国总用电量5.3%。微观层面,施耐德电气商业价值研究院在《算电协同——数据中心的能源挑战与应对》洞察报告(简称“报告”)的调研中发现,近七成受访企业的数据中心预计未来三年用电量年均增速将超过15%。

由此可见,AI竞争的下半场不只是“算法竞赛”,更是“电力比拼”。但掌控电力并非易事,报告通过调研指出,随着数据中心规模和数量的持续上升,在满足电力需求的同时,也面临着稳定性、成本、绿色三重挑战:

93%的受访企业将供电稳定性列为首要痛点。持续稳定的电力供应是保障数据中心正常运行的关键,任何一次电力中断都可能导致数据丢失、业务停滞等严重后果。而智算中心负载波动、可再生能源接入的波动性、柴发备电环评限制等因素叠加是影响供电稳定性的主要症结。

85%的受访企业坦言具有电力的成本压力。报告数据显示,数据中心耗电量巨大,运营成本中,电费占据将近六成,远超折旧(25%)、房租(8%)及人工费(4%)等,成为绝对主导项。如何在满足用电需求的同时有效控制成本,成为数据中心管理者必须面对的挑战。

77%的受访企业面临碳排放管理挑战。2024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的《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要推动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加快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报告调研发现,当前仍有63%的受访企业数据中心PUE在1.2以上。高PUE不仅带来沉重的运营成本负担、阻碍业务发展,还会导致碳排放增加,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日益严格的监管要求形成冲突。

激发“灵活性”潜力:算电协同打造绿色数据中心

造成上述数据中心电能管理三大挑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电力侧和算力侧“各自为政”,传统数据中心主要依赖刚性的电力供应模式、较少考虑算力与电力之间动态协同的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数据中心对高效、绿色、可靠运行的需求。

随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快速崛起,“算电协同”正是打开数据中心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钥匙——它不仅能够有效解决数据中心的高耗能问题,还能显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通过深度融合算力与电力资源,实现了算电的高效协同与动态优化配置。从而在算力、电力和绿色之间实现动态平衡,赋能数据中心由“电老虎”转向“碳管家”。

算电协同的价值正在日益凸显。《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中提出,到2025年底,算力电力双向协同机制初步形成,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绿电占比超过80%。本次报告中也指出,算电协同不仅关乎企业降本增效,更是支撑国家“双碳”战略与算力基础设施量级跃升的必然选择。

为此,施耐德电气商业价值研究院在报告中创新性提出“算电协同”三层架构,即底层“电力供给基础设施”,中层“算力负荷”和上层“算电协同机制”,自上而下实现算力资源和电力资源的深度融合,打造绿色数据中心:

底层-电力供给基础设施:主要是针对智算负载突增突减的电能质量治理和多种能源(风光等)的接入、应用和管理,为数据中心提供稳定的电力基础。例如:施耐德电气的EcoStruxure架构能够整合多种能源形式,实现能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管理。通过智能调度系统,数据中心可以实时监测和调整能源使用,确保供电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合理性。

上海油压工作室中层-算力负荷:挖掘IT负载的灵活性调节空间,并以IT负载的变化确定非IT负载,去匹配用电信号。例如:施耐德电气SmartCool末端空调节能解决方案助力某公司的数据中心节能改造,不仅帮助其实现了空调能耗下降15%,年度节省电费50万元等经济收益,还大大提高了其运营效率。

上层-算电协同机制:建立算电双向调节的决策框架,通过数据、算法和激励机制的整合,构建电力-算力联合优化模型,实现能源与算力的高效协同优化。

施耐德电气助力打造面向未来的数据中心

算电协同要求上层、中层和底层各个要素之间达到完美协调。然而,现实条件下,由于技术、经济和资源等多方面限制,实现真正的算电协同仍面临诸多挑战。

因此,算电协同三层架构能够真正落地的核心在于“全要素协作”。算电协同不是简单的资源叠加,而是全要素的有机联动。其机制建设过程需要横跨能源领域和算力领域,通过生态协同,打通数据壁垒,让能源流和数据流无缝衔接。

上海油压工作室为此,施耐德电气通过提供覆盖全领域的低碳智能化的创新硬件、覆盖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软件,以及针对数据中心节能减排、电能质量管理、数字化改造升级等方面提供定制化的咨询和改造服务,与数据中心客户和行业伙伴共同应对能源挑战、推动算电协同理念落地。

上海油压工作室算电协同的“双人舞”才刚刚启幕。可以想象,在不久的未来,“算电协同”将成为数据中心绿色转型和可持续运营的新范式。施耐德电气将充分发挥在能源管理与数据中心领域的技术专长,帮助企业构建高效可持续的下一代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一同推动算电协同实践规模化落地,为AI产业发展和能源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施耐德电气中压变频器护航水务“生命线”与“发展线”

施耐德电气中压变频器护航水务“生命线”与“发展线”

当前,江河等水资源的保护与治理,一端关乎民生用水的生命线,另一端连接着生态文明的发展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期,国家发布《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为水利水务行业提出了一道综合题:既要保障供水安全,又要节能降耗、实现绿色转型。在此背景下,水利水务企业对工业设备的稳定性、灵活性及高效运维提出了更高要求。施耐德电气中压变频器Altivar 1200C系列及Altivar 1200C-S系列产品,凭借安全可靠、灵活易用、智能增效等突出优势,成为...
08-15

英飞源全球液冷技术矩阵亮相2025 EESA,开启储能高效时代

2025年8月13日,在上海第四届中国国际储能展览会(EESA 2025)上,英飞源以液冷技术矩阵为核心,携全系列储能解决方案惊艳亮相。作为全球领先的数字能源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英飞源此次展出的产品涵盖从核心模块到系统解决方案的全链条创新成果,Blue Ozean一体式液冷储能系统和液冷变流一体机向业界展示了液冷技术在提升储能效率和安全性的巨大潜力。液冷技术矩阵:三大核心展品引领变革在展示区,三台系统类主机产品成为专业人士关注的焦点...
施耐德电气熊宜:算电协同,数据中心的“绿色之钥”

施耐德电气熊宜:算电协同,数据中心的“绿色之钥”

AI的进步和算力的提升密不可分,电力则是算力的燃料。对于算力基础设施的数据中心来说,对电力的持续大量消耗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温室气体进一步排放,加剧全球变暖。因此,算力、电力与绿色三者俨然构成了数据中心的新三元悖论。在传统能源结构与调度模式下,这一悖论曾近乎无解。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战略与业务发展中国区负责人、商业价值研究院院长熊宜指出,如今,算电协同是打破‘三元悖论’,引领数据中心迈向高效和绿色可持续发展...
08-14
施耐德电气携手意昂集团,以无六氟化硫中压开关设备加速能源转型

施耐德电气携手意昂集团,以无六氟化硫中压开关设备加速能源转型

日前,全球产业技术领导者施耐德电气与欧洲最大能源公司之一的德国意昂集团(E.ON)(以下简称意昂集团)签署长期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施耐德电气将为其提供最新一代无六氟化硫(SF₆-free)中压开关设备及系列数字化技术,助力意昂集团加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此次合作,也标志着双方在推动可持续及数字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在二十余年互惠合作的基础上,双方将致力于共建面向未来的可持续、智能、高效能源电网。意昂集团首席采...
08-14
西门子gPROMS,用数据驱动智能化

西门子gPROMS,用数据驱动智能化

西门子gPROMS通用工艺建模平台 (General PROcess Modeling System)是一款高级过程建模、仿真和优化软件,主要针对流程行业的开发,通过机理建模,提供全工艺过程的实时优化和调控,指导未来生产。在该项目中,gPROMS数字化贯穿喷雾干燥工艺的每个技术节点,确保优化执行到位。水分精准调控1.构建精确数字孪生模型,反映干燥塔干燥过程。2.持续接收产线实时数据,结合先进控制算法,预测干燥效果。3.系统自动动态调整进风温度、排风湿度、雾化压力等关...
08-14

推荐阅读

热点文章

Copyright © 上海油压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