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煤炭市场走向呈现分化趋势,产地局部地区涨跌互现,陕西榆林以降为主,内蒙古鄂尔多斯以涨为主,港口市场则整体降价运行。
供应方面,受疫情影响,坑口煤炭生产、发运及主运煤通道外运量受限,市场煤供应很少。需求方面,正处于电煤消费淡季,加之国际煤价回落,进口煤增加,下游终端采购现货相对谨慎。同时,疫情影响下游,南方复工复产情况缓慢,部分非电行业错峰生产,对市场煤需求有限。
对于后市预期,随着用煤旺季到来,冬储需求持续释放,煤炭市场将迎来拐点。
南方地区天气较温和,民用电需求不高;部分电厂负荷降至60%,沿海八省电厂日耗持续回落,降至170万吨以下,库存进一步向上积累,存煤可用天数增至19天。受此影响,大部分电厂在需求低位及储备相对充足的背景下,纷纷消耗高库存,对高煤价保持观望,仅维持刚需采购。
根据吉尔吉斯卡巴尔通讯社的报道,吉尔吉斯斯坦国有企业“吉尔吉斯科姆尔”表示,从2022年11月1日起,比什凯克居民可以以每吨4000索姆的价格购买煤炭,每个家庭仅限购买2吨。
去年秋天,煤价开始下跌后,跌速非常得快,不像今年这样温和。2021年11月1日,北方港口的煤价分别是:4500大卡957元/吨,5000大卡的1088元/吨,5500大卡的1292元/吨,这么看来,今年的煤价比去年还高出来不少呢。
寒冬到来,美欧地区的国家为满足庞大的用电和供暖需求正重新将目光转向“物美价廉”的煤炭。
当前,北方地区正陆续进入取暖季。在国际能源供应整体紧张、价格高位运行,以及国内工业用电量不断增加、煤炭价格偏强运行等情况下,今冬明春我国能源电力保供工作将面临较大压力。有关部门正全力以赴做好迎峰度冬能源电力保供,坚决防止“拉闸限电”,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用能用电需求。
10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第十次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其中涉及煤炭的内容是:要着力推动已出台政策落地见效。具体到能源方面,要加强煤电油气运调节,严格落实煤炭稳价保供责任,科学做好跨省跨区电力调度,确保重点地区、民生和工业用电。国有发电企业担起责任,应开尽开、稳发满发。
供应端新添了一个生力军。陕西彬长矿区孟村煤矿项目正式取得竣工验收批复,标志着该矿由基建矿井正式转为生产矿井,该煤矿设计生产能力600万吨/年。
10月24日,本周伊始,煤价呈现出典型的地域性特征。不同地方的煤价涨跌不同。
据气象预测,今年冬季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比常年偏低,电采暖和制热负荷进一步加大用电用煤需求。随着重大会议和大秦线检修结束,电厂采购节奏有望加快。
受大秦线疫情的影响,带动港口市场情绪走强,昨日正常报价的贸易商因为疫情、大秦线检修、重大会议召开、冬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报价继续小幅上涨,但时逢周一,买卖双方观望居多,成交情况一般,成交价格基本均在报价区间的下限。
上周末,煤炭相关行业最大的黑天鹅事件发生了。谁都没能想到,运煤专线上的火车司机居然在核酸检测中检出了阳性,人数还不少。这条铁路还是中国最大的能源运输大动脉,它有着每秒17吨、每天130万吨,每年超过4亿吨的运煤效率和数量。在过去的20多年里,它的年运量已经占到了全国煤炭运量的1/10,它就是大秦铁路。
非电企业补库持续性和力度;工业用电对终端煤耗支撑强度;北方港口库存动态变化;新冠疫情、极端天气(暴雨,高温天气返场)等不可抗力事件对煤炭产、运、销,耗,存各环节的影响;政策端是否会出台超预期调控举措;进口煤供给及性价比变化情况;长协基价、标杆煤企外购价涨跌对现货市场心理预期影响等。
上一页 1..
8 9 10 11 12 ...
35 下一页
近年来,中国煤炭资源价格随着温室气体排放带来的气候变化问题成为议题,新兴经济体的工业化进程开启和加速,全球的资源供给和环境承载压力日益突出,在能源需求总量增长的同时,世界能源结构正在发生变化。高效清洁的低碳燃料的增速将超过碳密集型燃料。在此能源转型背景下,煤炭企业面临诸多竞争和生存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