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油压工作室

核燃料

关注
揭开“人造太阳”神秘面纱 核科普新书《托起明天的太阳》进校园

揭开“人造太阳”神秘面纱 核科普新书《托起明天的太阳》进校园

12月13日,在位于四川乐山市的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内的中国核聚变博物馆,献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科普新书《托起明天的太阳》首场进校园暨核科普活动举行。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副院长陈庆川作新书推介并赠书,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柯崎主持活动。
12-15
海南自由贸易港与核技术应用高峰论坛在海南顺利召开

海南自由贸易港与核技术应用高峰论坛在海南顺利召开

12月9日,由中国核学会主办、昌江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海南核电有限公司、中国核学会应用技术研究院联合承办的海南自由贸易港与核技术应用高峰论坛在海南昌江成功举办。
12-14
俄为未来核能产业研发超级反应堆|创新连线·俄罗斯

俄为未来核能产业研发超级反应堆|创新连线·俄罗斯

俄国家原子能集团官方采购网站发布消息称,俄专家在未来数年里着力开发出一种为建造创新高效核反应堆项目的基础技术。
11-23
中核集团福清核电6号机组开始装料

中核集团福清核电6号机组开始装料

11月6日,记者从中核集团获悉,继华龙一号海外示范工程巴基斯坦卡拉奇3号机组热试成功之后,当天,随着第1组燃料组件入堆,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第2台机组——中核集团福清核电6号机首炉燃料装载正式开始,标志着该机组进入主系统带核调试阶段,向建成投产迈出了重要一步。
11-07
什么是核废料?核废料去了哪里?

什么是核废料?核废料去了哪里?

我们可以利用核裂变来发电,但同时也会产生核废料。这些核废料可以安全地储存,直到最终衰变,然后安全处理。
11-05
美加州公司Radiant将用小型核反应堆取代柴油发电机组

美加州公司Radiant将用小型核反应堆取代柴油发电机组

据外媒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公司Radiant已经获得用于开发一种紧凑、便携、“低成本”的百万瓦特核微型反应堆的资金,该反应堆可以装在一个海运集装箱里,为约1000个家庭供电并使用氦气冷却剂。
10-19
尼日尔政府表示支持铀项目

尼日尔政府表示支持铀项目

总部位于加拿大多伦多的全球原子能公司(Global Atomic)将成立一家其拥有90%股份的尼日尔矿业子公司,此前尼日尔政府正式证实,不会将其在达萨铀矿项目(Dasa)中的持股比例增加到法律规定的最低10%以上。Global Atomic计划在2024年底前使Dasa项目全面投产。
08-27
全球首座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示范工程开始装料

全球首座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示范工程开始装料

记者从中核集团了解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全球首座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示范工程首堆于8月21日正式开始装料。这是高温气冷堆核电示范工程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为后续调试工作奠定基础,也为加快高温气冷堆产业化推广,实现全球第四代核电技术引领迈出关键一步。
08-23
研究人员成功制造出10万亿瓦特的核聚变能量爆发

研究人员成功制造出10万亿瓦特的核聚变能量爆发

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其聚变实验中达到了一个里程碑。研究人员现在能够点燃一个产生超过10万亿瓦特聚变功率的爆发。参与该项目的科学家说,他们已经验证了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和罗切斯特大学激光能量学实验室所研究的激光驱动内爆技术。
08-20
中哈和平利用核能领域合作成果丰硕

中哈和平利用核能领域合作成果丰硕

中广核矿业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已完成对哈萨克斯坦原子能工业公司旗下的奥尔塔雷克有限公司49%股权的收购,总对价4.35亿美元。这宗近十年来全球最大铀矿项目并购案至此终于落下帷幕。
加拿大核实验室与通用聚变公司(GF)合作开发用于聚变的氚提取技术

加拿大核实验室与通用聚变公司(GF)合作开发用于聚变的氚提取技术

加拿大核实验室(CNL)近日宣布,将与加拿大通用聚变公司(General Fusion)合作开发用于商业聚变电厂的氚提取技术。
08-06
月球样品究竟能揭示月球哪些奥秘?究竟蕴含着何种能量?

月球样品究竟能揭示月球哪些奥秘?究竟蕴含着何种能量?

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在北京国家天文台举行嫦娥五号任务第一批月球科研样品发放仪式,13家科研机构成为首批开展月球科研样品研究的单位。
08-03
欧盟通过欧洲原子能共同体(Euratom)2021—2022年研究与培训计划

欧盟通过欧洲原子能共同体(Euratom)2021—2022年研究与培训计划

2021年7月2日,欧盟委员会通过了欧洲原子能共同体(Euratom)2021—2022年工作计划,该计划是欧洲原子能共同体2021年—2025年研究与培训计划的实施计划,以补充“欧洲地平线”计划。
07-09
纳米功能膜出马,完成公斤级海中“捞”铀试验

纳米功能膜出马,完成公斤级海中“捞”铀试验

30万吨海水中才含有1公斤铀,提取难度远超“沙里淘金”。世界各国一直致力于寻找可大规模实施的海水提铀产业应用技术。但近年来海水提铀由于成本过高受到社会质疑,工程化海水提铀的低成本解决方案甚少,更多研究成果仅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07-07

核燃料热文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上海油压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