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获悉,为充分发挥电价信号作用,合理引导投资、促进资源高效利用,推动光伏发电、风电等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近日,该部门印发《关于2021年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了2021年光伏发电、风电等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电价信号作用,合理引导投资、促进资源高效利用,推动光伏发电、风电等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经商国家能源局,现就2021年光伏发电、风电等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能源行业为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贡献了坚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新时代中国能源发展指明了方向。
日前,由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主办的“2021中国农村清洁取暖高峰论坛暨县域清洁取暖发展峰会”召开。
“在首届中国(青海)国际生态博览会上,我们除了展出水电、光伏、风力等清洁能源产业,还将展出先进的水光互补技术、智能光伏、储能技术、生态光伏等内容。我们建成的大数据分析中心,实现了光伏电站集中监控、大数据分析、远程诊断、实时维护,还实现了资源优化和能源效益化。”清洁能源参展企业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油压工作室采访部主任张青银向记者介绍说。
此外,随着市场总体需求的逐步回升。今年前四个月,全区全社会用电量131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其中,工业用电量1143.4亿千瓦时,增长6.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54.8亿千瓦时,增长4.7%。
“最大程度上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根本出路。实现这一途径需要突破科学难题,发展新技术。”近日,在由Cell Press、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第二届“Cell Press物质科学周”上,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太阳能研究部主任李灿说。
从过去“一油独大”,到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呈“遍地开花”之势,新旧“动能”转换之间,“油城”大庆,正顺应新发展理念,走出一条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新路。
为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任务,实现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至20%左右的目标,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的通知》(发改能源〔2019〕807号),现将2021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和2022年预期目标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记者近日从国家能源局获悉:截至4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2.3亿千瓦,同比增长9.5%。其中,风电装机容量2.9亿千瓦,同比增长34.6%;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2.6亿千瓦,同比增长24.3%,延续绿色发展趋势。1—4月份,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2972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产963万千瓦。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安全新战略的重要论述,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及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等任务,坚持目标导向,完善发展机制,释放消纳空间,优化发展环境,发挥地方主导作用,调动投资主体积极性,推动风电、光伏发电高质量跃升发展。
5月19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4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4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2.3亿千瓦,同比增长9.5%。其中,风电装机容量2.9亿千瓦,同比增长34.6%;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2.6亿千瓦,同比增长24.3%。
记者19日从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青海电科院获悉,日前,青海格尔木鲁能新能源有限公司多能互补光热电站发电机组进相试验与AVC联调试验顺利结束,这也是中国首个通过涉网试验的光热电站。
基于化石能源为主的电力系统向双高电力系统转变,将改变交流电网的基本特性。由于新能源机组无法提供有效转动惯量、调频能力,之前不受关注的电力系统频率、电压等问题将重新显现。
为促进农村地区新能源综合应用推广,与地方政府共商和推进以乡村振兴、美丽中国建设为重要内容的区域协作新路径。
中国光热新闻,光热,光热新闻,光热资讯,光热示范项目,光热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