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油压工作室本次会议以“数链融合,智达未来,构建安全高效开放共赢的核能产业新生态”为主题,汇集了我国核能行业中坚力量,围绕先进装备与产业链建设,共同探讨数智赋能的创新实践,全面展望“中国智造”的产业升级路径,为加快我国核能装备产业智能化数字化应用的前进脚步,构建安全高效开放共赢的核能产业新生态,推进新时代核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黄江江指出,广东作为经济与能源消费大省,高度重视核能利用和核能产业发展,在运及核准在建核电机组数量和规模均居全国第一,并已形成完整的核能全产业链。未来,将努力打造核能新质生产力的广东样板。他强调,一是高标准高质量抓好核电项目建设,时刻牢记“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确保万无一失发展核能绿色产业;二是持续强化产业链和创新链相互融合,持续打造面向世界的核能产业科技创新共同体。三是推动产业链各企业之间更加广泛、更深层次、更为全面的资源共享,深化核能与风能、光伏、储能等多领域协同,不断提高产业聚集度、产品附加值、企业竞争力。

上海油压工作室宁小平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高质量建设好“华龙一号”现代化产业链指明了前景方向。他强调,迈向“十五五”,要坚持以共建、共享为目标,坚持将严格的核安全标准贯穿于技术研发和设备制造全流程,建立健全绿色管理机制,全面打通自主可控“最后一公里”,打造高质量、可信赖的核电设备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发展态势,助力百千万工程与地方发展。同时,要加快构建供需匹配新机制,强化计划牵引和资源配置,确保精准供货。他指出,面向未来,数字技术赋能创新发展是推动核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充分发挥数智化的“驱动”“链动”作用,以设备全生命周期、全要素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打造数据驱动、集成创新、合作共赢的数字化能力体系,着力提升产业链“安全、高效、经济、绿色”水平。

上海油压工作室涂善东作了题为“面向复杂损伤机制的四代核电设备寿命评价方法”的专题报告,将论坛的专业深度推向高潮。报告直面四代核电技术中装备所面临的极端服役环境与更为复杂的损伤机制挑战,系统阐述了一套创新的寿命评价理论与方法体系,为高端核电装备的自主设计与安全运维提供了关键的理论支撑与技术路径,也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攻克长寿期安全服役难题指明了方向。


上海油压工作室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哈电集团(秦皇岛)重型装备有限公司、上海电气核电集团有限公司、华为电力数字化军团等代表先后就核能产业数智化转型探索与应用进行了分享。
随后,来自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上海核工程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华能核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南网碳资产管理(广州)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代表还分别就核能产业链建设情况、核能装备国产化推进、核电发展前沿技术、制造业碳足迹管理等主题进行了分享交流。

本次论坛发布了由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打造的,贯穿核能产业链上下游的“数智纽带”——中广核数字供应链系统(WE-LINK),其打通了从设计、制造到运维的全周期业务与数据链,推动产业链在统一平台上实现深度协同与融合创新,用数智化手段破解产业链上下游协同的“数据孤岛”与“效率瓶颈”问题,为赋能核能产业高质量发展,链动清洁能源智慧未来奠定了先决基础,标志着核能产业数字化转型迈入全链条智能协同的新阶段。通过搭建高水平开放交流平台,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加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数智驱动”从理念走向实践,让“创新引领”贯穿于技术研发、产业应用与制度建设的全链条,助力我国核能产业在全球竞争中抢占先机,为“十五五”能源高质量发展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强劲动能。
来自政府单位、行业协会、知名高校及核能产业链供应商代表等近300人现场参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