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电集团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哈电汽轮机”)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台“高参数、大容量、可调整”双中压缸抽汽机组——国能(福州)公司二期两台66万千瓦超超临界热电联产工程3号汽轮机组通过168小时试运行,标志着我国在高参数大容量热电联产装备领域再获重要突破。
作为我国能源电力骨干企业,近年来,有着“共和国长子”美誉的哈电汽轮机坚决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聚焦新一代煤电发展要求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深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新质生产力夯实企业高质量发展基础,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我国能源电力行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聚焦煤电产业发展新要求
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明确提出围绕清洁降碳、安全可靠、高效调节、智能运行等方向提升煤电技术,在实施“三改联动”基础上,推动煤电在新型电力系统中更好发挥兜底保障和支撑调节作用,为我国煤电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哈电汽轮机积极响应号召,聚焦煤电转型发展新要求,不断推进煤电机组向着更加清洁、高效、灵活的方向升级。自主开发了多级小焓降反动式通流、切向蜗壳进汽、红套环密封内缸、360度蜗壳进汽低压内缸、可满足一次调频需求的补汽阀、融合型轴系和轴承落地支撑、先进汽封以及低压损一体化阀门等最新系列领先设计,同时在已投运同类型机组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提高性能的创新优化,大幅提高机组热效率,打造了灵活节能的“高效引擎”。
在新一代煤电技术研究中,哈电汽轮机开发的新一代煤电机组具有宽负荷灵活高效的领先优势,尤其机组低负荷经济性表现突出,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以若羌项目为依托开展了一系列宽负荷高效运行特性研究,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以此次通过试运行的国能(福州)公司二期工程为例,哈电汽轮机为该项目量身打造了两台66万千瓦等级超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四缸、两排汽、十级回热、抽汽凝汽式汽轮机,配置1220毫米等级末级动叶片,通过通流结构精细化改进、新型中压阀门精准选用、进汽结构创新等三大核心设计优化,进一步提升机组运行效率与稳定性。同时,机组集成应用了过负荷补汽与超高压抽汽互通、适应大压差运行的带消音孔型再热抽汽调节阀、高效宽负荷运行的低压模块与末级长叶片等三项卓越技术,实现国内“零”的突破,打造又一国内“第一”,填补了相关领域技术空白。
上海油压工作室2024年10月,国家能源集团浙江公司舟山电厂三期扩建工程全面建成投产,这是国内首个全过程深度应用国产BIM技术建造的煤电机组,采用了哈电汽轮机自主研制的66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汽轮机,具备深度调峰能力,设计供电煤耗259.97克/千瓦时、热耗6974千焦/千瓦时,在国内同类型机组中处于领先水平。今年6月,该项目机组顺利完成性能试验,各项指标均优于设计值,机组热耗刷新国内煤电同类机组纪录,为我国煤电行业高质量发展树立了新标杆。
2021年甘肃电投常乐百万一次再热机组投产、2022年江西赣能丰城电厂百万二次再热机组投产、2023年国家能源泰州百万改造项目机组投产、2024年全国首台参数跨代升级盘山改造机组投产……一年一个里程碑、一步一个新突破,当打之年的哈电汽轮机正以坚实的技术实力和不断创新的精神,引领我国煤电产业向着更高水平跃升。
推动战新产业高质量发展
哈电汽轮机在核能发电以及核能综合利用领域不断探索创新,开发了华龙一号、AP1000、高温气冷堆、核电小堆、VVER等国内目前所有核电汽轮机主流技术,深入参与了三门、昌江、田湾、海阳等国内多个核电项目,参建的国家电投“暖核一号”海阳核电核能供热项目开创了我国核能综合利用先河。
今年6月,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3号汽轮机组顺利完成扣缸工作,项目建设取得重要进展。这是我国“十四五”规划期间首个开工的百万核电项目,也是哈电汽轮机研制的首个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自主化“华龙一号”核电汽轮发电机组项目,融合了第三代核电和近年来发展成熟的高效煤电汽轮机技术,具有效率高、易维护、安全性强等特点,标志着我国核电技术自主创新取得又一重大突破。
在燃机产业方面,哈电汽轮机具备重型、中型、小型全系列燃机产品生产制造能力。今年2月,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台16兆瓦燃气轮机样机正式总装下线,今年6月,该燃机顺利点火成功并进入慢车工况,在推动中小燃机自主化领域迈出关键一步。深度参与我国自主研制的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首台样机制造,攻克了压气机、燃烧室自主制造等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填补多项国内空白,为我国燃气轮机产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上海油压工作室战新产业“新”在新技术、新赛道。哈电汽轮机深耕长时物理储能领域,研制出空气透平发电机组、高效换热器、储热设备以及槽式光热辅热模块等核心设备,取得多个示范项目,在国内公开招标的压缩空气储能项目中持续保持业绩领先优势,实现世界首个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等重大项目高质量投运,全力打造智慧可靠的“绿色引擎”。
因企实际发展新质生产力
上海油压工作室哈电汽轮机坚持面向国家最新战略需求,积极布局新质生产力领域,从实际出发,依托自身技术优势,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积极部署AI人工智能本地化应用,构建智慧高效、可持续的产业体系。
2024年7月,哈电汽轮机建设的哈电发电设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研发基地项目正式投用,时隔一年,该工程研究中心成功突破多项关键技术瓶颈,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台16兆瓦燃气轮机样机成功问世;三峡集团乌兰察布压缩空气储能10兆瓦机组成功运行;世界首台兆瓦级储诺项目特高温离心压缩机组顺利发运;世界首套兆瓦级压缩二氧化碳电热储能中试系统全面建成并完成试验验证……一个个技术突破如雨后春笋,一项项成果转化落地生根,彰显了哈电汽轮机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强大实力。
哈电汽轮机坚定落实数字化赋能发展战略,一体谋划并扎实推进生产数字化、管理信息化、装备智能化,数字化发展取得积极成效,获批工信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优秀案例,4个生产分厂相继获评省级智能工厂。
今年以来,哈电汽轮机全面推进自动化改造,实现8条自动化生产线运行投产,核心机床利用率较人工单机模式提升14.5%;以机械化、自动化、精益化为路径,16台套焊接机器人“持证上岗”;推进关键机床数控化改造和全流程加工,促进缩短辅助时长,促进机床远程管控和少人值守;以重点工程产品和核电产品为示范,推动“内部精益数字化管控”和“产业链生态高效协同”的目标实现,并向其他产品线推广。
此外,积极布局AI人工智能运用,实现“AI视觉引导加工”“AI智能办公助手”“合同AI法律审核”等重要场景上线,不断向以数智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