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分析显示,在寒冷多雪地区,低温虽能提升组件效率并延缓材料降解,但积雪可能导致组件过载和物理损伤。为此,建议采用高倾斜角安装、增加离地间隙及围栏设计以减少积雪风险,同时通过加厚玻璃、耐微裂纹电池和特殊封装材料优化组件结构。在炎热干燥气候下,高温、热循环及污染是主要压力源,报告推荐使用低温度系数模块、抗紫外线材料及替代封装技术,并指出散热板等冷却方案尚未大规模商业化。针对热带环境,持续高温高湿会加速组件腐蚀,需采用防潮封装、防腐蚀框架及定期清洁策略,以降低污垢附着和生物污染风险。
尽管封装性能、抗紫外线技术及创新除雪方法已取得初步成果,但报告强调,气候优化型光伏组件的现场应用经验仍十分有限。IEA-PVPS指出,缓解气候压力需从项目选址阶段介入,并贯穿系统全生命周期,同时需尽早识别压力源及其影响。此外,价格、组件可用性及现有合同条款仍是制约气候专用技术推广的主要因素。为支持研究,IEA-PVPS近期推出SolarStations.org平台,为全球研究人员提供太阳辐照监测站数据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