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太阳能电池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是光伏建筑一体化,高柔性和轻质化使得它可以集成在窗户、屋顶、外墙或内墙上。此外,柔性太阳能电池还可以广泛应用于背包、帐篷、汽车、帆船甚至飞机上,为各种便携式电子及通信设备、交通工具提供轻便的清洁能源。
日前,住建部、工信部等九部委联合发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就这份文件而言,有10大看点。
“截止到8月15日,这座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建筑2020年完成发电约17.4万度。”记者8月19日从英利集团获悉,位于河北省保定高新区的全球首个运用光伏发电的酒店---保定电谷国际酒店,自2009年运行至今,已经发电约323万度。平均每年发电量约28万度,可替代超过100吨标准煤。
8月8日-10日,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以下简称低碳院)自主开发的全球首个超薄全碳化硅高频隔离光伏逆变器在刚刚结束的2020年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展览会(2020 SNEC 上海)上被专家委员会评为“展会十大亮点”,该款光伏逆变器凭借创新的技术、卓越的性能和准确的市场定位获得本届“SNEC十大亮点评选”兆瓦级翡翠奖。
4月8日,阳光电源与凯盛集团在安徽蚌埠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阳光电源与凯盛集团将在技术研发、项目推广、产品互用、国际业务支持和行业协会建设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多形式的战略合作,重点加强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系统设计、工程施工、运营方面的技术、质量、管理规范等领域的深层次合作。
作为一种新兴的光伏应用,光伏建筑在国家的引导下,无论是标准端、政策端还是产品方面,都越来越完善,2020年将是光伏建筑的爆发年。
全球光伏建筑玻璃市场正经历一个显著的增长趋势,大部分企业专注于新产品策略,其次为产品开发及光伏建筑玻璃技术的能效。由于商用建筑、工业部门和民用住宅对光伏建筑玻璃需求上升,整体市场竞争可能加剧。过去几年里,全球光伏建筑玻璃市场一直是玻璃制造商与太阳能公司之间在合作。
在光伏产业的一只脚已经迈入平价上网的同时,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作为一种新兴光伏应用场景,也“恰逢其时”地走到了新的起点。近日,中国BIPV联盟作为我国首个BIPV行业联盟组织在上海成立。多位与会专家表示,随着我国光伏产业逐步走向成熟,历经数十年发展却始终未成规模的BIPV产业将会迎来发展新机遇。
光伏建筑一体化 (即BIPV Building Integrated PV,PV即Photovoltaic)是一种将太阳能发电(光伏)产品集成到建筑上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