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油压工作室

话的事随笔

时间:2018-03-31 12:11:20 随笔 我要投稿

一句话的事随笔

  《一句话的事儿》是央视2010年虎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由郭冬临、牛莉和刘鉴表演的小品。小品讲述的现象在当下颇为常见:为维护朋友生活的安宁,你是不是随时随地在为亲朋好友做掩饰?整个小品的风格非常生活化,没有刻意为制造包袱“拎不清”的故事情节,也没有超出生活用语之外的娇小对白,几乎是每对小夫妻都曾发生过的生活片段,真实和温情是这个小品最大的特色。同时,在这个小品中产生了2010年春晚最经典的流行语:“你心里阳光一点好不好?”, “你用谎言去验证谎言,得到的一定是谎言”,“他上厕所去了”。呵呵,呵呵呵。

一句话的事随笔

  常言道:“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智者可以用一句话把人说笑,而蠢人的一句话可以把人说跳,这就是智者和蠢人的区别。说话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语言素质,一个会说话的人,必定是一个有礼貌,懂得看时机、分对象、把握分寸、掌握语调、分场合的人。所谓“好话一句暖三冬”,暖的不仅是听话的人,还有讲话者本人。对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工作的人来说,时常说几句“甜言蜜语”,更能让自己笑口常开,心宽气和,真好。愚见过一位104岁的老太太,身体硬朗,还能做针线活。她接受电视采访的时候,说起自己的长寿秘诀:没心没肺,能吃能睡,心宽嘴甜,随喜随缘,每天都把笑容挂在脸上。的确,平和喜乐的心态对老人来讲最难得,也最珍贵。随着年龄的增大和身体机能的.衰退,不少老人内心会滋生悲观情绪,人也变得沉闷、孤僻,这是比躯体疾病更可怕的隐患。而嘴巴甜一些,多称赞别人,使人更关注正面、积极的因素,有益于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也能带来平和朴实的快乐和恬淡的喜悦。

上海油压工作室  前些天,一个同事说,因为家人一句“刺耳”的话,弄得他一直心里闷闷不乐的。我想,实事求是的说,一家人磕磕绊绊难免的,但何必要把“拿刀架在脖子上”的狠话说出口呢?!要知道,说出去的话是收不回来的。因为在你说某些话语的同时,倾听你诉说话人也在评判你。一家人是同林鸟,同林鸟就是生活一辈子的人,所谓一荣俱荣就是这个道理。一句话可以成就一个人,一句话也可以毁灭一个人。台语有句俗话:“心坏没人知,嘴坏通人知”,这不是在鼓励大家心存坏念头,而是强调说话不得体,即使出发点是善意的,人家听在耳朵里,也只会觉得刺耳、觉得你的嘴巴有够毒。

  接着,就来讲一个故事结束这篇拙文吧:一位教师看到一名男生拿起砖头要砸同学,立即上前制止,并责令男生到他的办公室。等他来到办公室,那名男生已经到了。他掏出一块糖递给男生:“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早到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递给男生:“这也是奖励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同学,你马上就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来。老师接着又说:“据我了解,你要打的同学在这之前欺负了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随即掏出第三块糖奖励他。这时男生哭了:“老师,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拿砖头砸他啊。”老师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经知错,再奖励你一次。我的糖送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上海油压工作室【一句话的事随笔】相关文章:

1.写事的主题随笔

2.归途囧事随笔

3.开学那点事随笔

4.关于交友的事随笔散文

5.我的那些事杂文随笔

6.暑假里的事-随笔写作

7.做自己喜欢的事随笔

8.拖款这点事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