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油压工作室

回家给父亲擀碗片片面的抒情散文

时间:2019-01-24 12:14:11 抒情散文 我要投稿

回家给父亲擀碗片片面的抒情散文

上海油压工作室  母亲离开我已快四年了,丢下了年迈的父亲一个人独自守家。父亲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总是不愿意来城里住,说过了多次,他都婉言谢绝。我姊妹四个只能“轮流着”回家看看他老人家,让他歇息歇息,陪老人说说话,让他少些寂寞。我回家时总喜欢给父亲擀碗“片片面”,也好让他高兴高兴。

回家给父亲擀碗片片面的抒情散文

上海油压工作室  父亲今年七十六了,身体还算硬朗,没啥大的毛病。近四年来,父亲慢慢接受了一个人的生活,也慢慢地适应了一个人的孤单。对于母亲的突然离世,他心里肯定难以接受,五十年的共同生活,父亲早就习惯了吃母亲做的饭菜;母亲的离世,他内心的伤痛我能深切地体会到。父亲也慢慢习惯自己做饭了。

上海油压工作室  一个人生活的艰难是可以想象得到的。熬苞谷糁吧,一个人一次根本吃不完,倒了挺可惜的,父亲没有吃剩饭的习惯,也就很少熬苞谷糁了。中午他自己能擀面,不过,有时心烦或者身体不适时也就懒得擀面了。而他很少吃米饭,还是跟咱老陕人的习惯有关吧。父亲看了一辈子的病,时常有邻居或者村里的人主动给他帮忙,有要给他擀面的`,还有想帮父亲洗衣服的,他总是不愿意麻烦人家,都一一婉言谢绝了。我深知他就那样耿直的人。父亲很能理解儿女,他总是让我姊妹几个安心在外面好好工作,不要担心他,他自己会照顾好自己的生活。所以,我能做的就是多回家看看父亲,帮父亲多做些活,跟父亲多说说话。我知道父亲最爱吃“片片面”,我当地叫“煮的”或者“方方面”,薄厚由人,吃起来很是筋道,那口味那个美呀,真是用语言难以形容。父亲就喜欢吃这种面。

上海油压工作室  平时,回家一趟还真不容易。就在深秋的一天早上,我回家来看望自己的老父亲。父亲见了自己的儿子还真高兴,也显得精神多了,自然少不了问这问那,父亲那种一个人的孤独感也似乎真的没有了。

上海油压工作室  以前,父亲总是吃着母亲做好的饭。如今就连我回家,也感到了母亲的伟大;失去了母亲,回到家就少了温暖,就少了母亲问长问短,少了母亲那亲切的话语和慈祥可亲的笑容。尤其父亲外出时,我就数次被锁在门外;母亲在时,总是早早在家里等着自己的儿女。父亲太累了,他一个人生活的滋味我算是越来越领悟了。自己有了孩子,才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可怜天下父母心。给父亲做做饭也就更加必要了,我也很想吃手工擀的面,毕竟比都市好多了,最起码是自家地里产的,是不掺任何添加剂的。

上海油压工作室  其实以前回家,总是母亲擀面,父亲有时候也擀面的。就是现在还是父亲说他来擀面,我心里也不好让他老人家擀呀,况且我擀面的机会并不多。在我的要求和坚持下 ,父亲当然同意了。他还是有些不放心,也许是他怕我找不到地方吧。他拖着他那不太灵便的身子揭开面缸,给我把面粉戳出来,我想自己戳出来,可他还是不让。接下来,我和面,擀面,他就站在我旁边,给我说起村里发生的事情,说说家长理短,偶尔也提起我的母亲,我听着他说话,也不忘安慰他老人家一番。说话当中,擀面是不会停下来的,他也拿出事先从菜地里摘的菜,坐在小椅子上,一边摘着菜,一边跟我说着话。父亲脸上的笑容也多起来了,他显然高兴了许多,心中事情也愿意讲给自己的儿子听。这时候,儿子显然就是他最亲的人。做饭对我来说,在都市的这些年中,不知不觉就学会了,也熟练了,所以用不了多长时间,“片片面”就做好了。

  我家就住在白鹿原南原。过去到现在,我们那里的人总是用“片片面”招待来家里的客人,算是最高待承了。时代虽然在变迁,家乡人喜欢吃“片片面”的习俗却没有变。父亲总是喜欢,他觉得酒席上的饭菜远远不如吃“片片面”实在,也吃不好。我今天能和父亲一起吃“片片面”,他自然很高兴,也很合他的心愿。

  给父亲擀碗面也是我最乐意的,他现在只吃一碗面,毕竟上了年纪。我回家能做的也就是这些,再就是跟他多说些话。一年到头回家的次数毕竟有限,也没办法啊!就想着在家里多多陪陪他老人家,那机会毕竟很少,时间上也不允许。做做饭也算是对父亲的一种小小的弥补吧。

  晚上回到市区租住的家中,心里还在想着给父亲擀的那碗“片片面”,觉得还是愧对父亲,又想着此时父亲一个人在家的情景。心里总是难以平静,还想着下次回家再给父亲擀碗“片片面”。

【回家给父亲擀碗片片面的抒情散文】相关文章:

1.妈妈的手擀面的抒情散文

2.好雪片片抒情散文

3.回家抒情散文

4.一碗面的善良经典美文

5.带你回家抒情散文

6.关于回家抒情散文

7.给爱一条回家的路抒情散文

8.两碗牛肉面的故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