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油压工作室

雨中,大罗山畅想散文

时间:2018-12-24 16:09:35 散文精选 我要投稿

雨中,大罗山畅想散文

上海油压工作室  雨敲打着寂寞来了。像街上平日里那些不紧不慢去参加聚会的人群,能听到它们走过的悠然的脚步声。雨落在街上,也打在我的心上。

雨中,大罗山畅想散文

  午觉是睡不成了。雨天无法施工,正好忙里偷闲。推开窗户,望着窗外被雨水清洗的清明世界,我决定驾车离开韦州去看看不远处的大罗山,看看当地老百姓说的“坟疙瘩”——那些明代王侯的墓地。

上海油压工作室  三年来,在大罗山下,我负责开发了三万多亩土地,一亩地配五米的农渠,砌护了几百公里的渠道,修建了近百里道程,不看看这块大地上最高、也最美丽的大罗山,那是对不起这片土地和自己的。

  我看过资料。这里最早留存的“坟疙瘩”有72座,但到1984年6月同心县文物普查时,仅存34座。几乎全部遭到盗掘。1988年,这些“坟疙瘩”被自治区列为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加以保护。

  沿着路牌提示,十几公里的路程很快顺利到了。当我到了罗山东麓的写着“明王陵”地方,没有看到资料上讲的占地面积越30多平方公里的宏伟壮观场面,取而代之却是不大的地方,正在开挖的场景,和开挖修复之后修建的现代仿古建筑。

  我听当地人讲,这些“坟疙瘩”距今已有590多年,最早埋葬在这里的是庆靖王正妃孙氏和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十五子朱木旃。这本来孤零零的王侯墓地,以后因明代皇帝亲封的庆靖王、庆康王、庆怀王、庆庄王、庆恭王、庆定王、庆端王、庆宪王等九世亲王和一位端和世子,以及庆藩王分封的真宁王、安化王、宏农王、丰林王等诸王的陵墓和嫔妃们陆陆续续的加入,便有了王者的气势来。一个庞大的家族,墓地和宅院同样显赫。

上海油压工作室  每当我读起他《长相思?秋眺》:“古兴州,古灵州,白草黄云都是愁,劝君休倚楼。”就想起庆王朱栴——朱元璋的十六子,因政治原因梦断故里充满才气的王,恻隐之心便油然而生。16岁做为庆王的他,负责镇守塞上疆域。1394年在韦州娶册指挥孙继达之女成婚,在韦州居住8年,建造了现在的韦州老城东城和地下避暑王宫,还在韦州的巴庄子附近修建了暖泉盖了王宫。600年前的'韦州风景宜人,风吹草低现牛羊,能想得到那是何等的好风景呀!此地虽好,终究不是故乡,他一心想的只是回家——回到南方四季如春能看见母亲的家。但这由不得他,只能断肠人在天涯。

  辉煌过后,已是萧杀一片。

  在雨中,我望着满目苍夷的墓地,看着这块土地上唯一的森林,想到四季遮天蔽日的沙尘,想到稀疏的植被遮不住的荒凉大地。传说中美丽的辉煌被淅淅沥沥的雨点溶化在这深秋在苍茫的旷野中,显得悠远而凄凉。绿色的芨芨草到成了大漠的草根英雄,与一种粉色的不知名的小花相映成趣。用少男少女般的热烈的激情渲染着大漠,在雨中的风里,旁若无人,张扬的表达着自己。

  人,总是以冷静的目光审视着历史远去的辉煌,总是以成败的因果,寻找着自己现实的出路。这片大地上过去的秀美和旖旎虽不见了,但还有大罗山执着的心里保留着的一份原始绿色的生机。对于一块心存希望的土地这就够了,它依然活在这个世界上。

  这时,我听到寥寥而清脆的鸟声也在呼应着我的遐想。是的,鸟儿看透了,再伟大、显赫和高贵的人,终归要化为尘土——如这些尸骨不存的王,拼不过他身边树木和小草。世上没有永保万年不衰的风水宝地,风水宝地其实就是世间一颗颗善良的心。

  雨中,时间没有计时,一切都那么随意自然。雨从天上走来,洒脱地摸摸我的头,拍拍我的衣服,像告诉我它来了,然后,打个招呼就不见影了。

  极目远望,看着远处朦朦胧胧的韦州古城,我想起韦州城里关于康吉寺塔那个妇孺皆知的传说。

  康吉寺塔,塔高39.2米,共十三层。外形呈八角形,为平地而起的密檐式空心砖塔,由塔身、塔座、相轮宝顶三部分组成。塔的底层较高,二层以上被层层密檐平座紧箍向上,逐级收缩,与塔刹宝顶有机结合,形成刚劲有力的抛线外轮廓,显得凝重柔美,体现了我国早期密檐式佛塔的风格。有人说建于西夏,也有人说建的更早,没有定论。

上海油压工作室  老人们不考究这些历史,只负责传承传说里的故事。老人们讲自从这里沙化以后,森林没了以后,动物少了,每年春秋之际塔都会发出“呜、呜、呜”的像人一样悲戚的呜咽,是整个村庄里的人们晚上无法正常入睡。人们想了好多办法也没法让声音消失。后来,有一路过此地的喇嘛,告诉村民:“塔有灵性,无树自感寂寞。这塔太高、也太孤独寂寞。”于是,在不远处建了一座小塔与之为伴,说来也怪,那声音从此消失,再不哽咽。小塔,就是现在人家院子里的那座覆钵式砖小塔,高度约为康吉寺塔的一半,具有藏式风格。我去看过,可是主人不开门,只好远远望了几眼,了却心愿。

  天地万物皆有灵性。古塔无语,千年沧桑尽在一砖一木间;风铃不言,千年往事尽在一动一静中。看得见,悟不透,说不清。

上海油压工作室  淅淅沥沥的雨从中午走到了傍晚,怎就不累呢?

  在一下午的静静观望里,我说不清对这块成就过我,也毁灭过我的地方。我找不到准确的文字去表达自己的那份错乱繁杂的心情,不知道怎样去抒发胸中那份纠结的感慨。但我知道:独处是思想的舞台,静定是灵魂的家园。我因思想舞蹈而舒畅,我因灵魂静定而惬意。远方才是一个人的终点,天色已晚,此时,正是我上路的时间。

【雨中,大罗山畅想散文】相关文章:

1.元旦畅想散文

2.雨中优美散文

3.畅想森林城市散文

4.草原畅想优美散文

5.畅想星空现代散文

6.经典散文:雨中情

7.雨中印记散文

8.雨中漫步优美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