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油压工作室

课改就是与学生同行教育随笔

时间:2018-12-13 12:14:53 随笔 我要投稿

上海油压工作室课改就是与学生同行教育随笔

上海油压工作室  以前有老师问我,孙文,你能不能把你的课改经验给我们讲一下。这是我总会语塞。突然发现不知从何谈起,一种很奇怪的感觉。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从学生时代的培训机构里学会如何去教书,而且是以提高成绩为目的的教书方式,后来在沁阳永威学校那里学会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洋思模式,在武陟县张庄中学那里学会了自助互助的学案教学,这些都是曾经工作过的地方,虽然短暂,他们却积淀成为我最宝贵的财富。后来知道了魏书生、李镇西、孙维刚、王金战等等名师,越来越觉得自己的渺小,阅读开阔了眼界,让我看到了教育这门艺术的神奇。

课改就是与学生同行教育随笔

  今天又是一学期的开学,我在想这次的课改从何改起呢?思路回到两个月前:今年的教学结束了,送走了六年级这些孩子们,我的心中有一些失落。提起日记本写着心里的感受,在情绪的宣泄中聊以平静内心的思绪。当我在总结成绩的一年成绩变化时,我总结这一年的成败得失,写到:“年轻老师容易犯的急躁病在我精密的教学计划下,仍旧出现了两次,问题出现在哪里?两次都是在学生成绩有了明显的提升后,我就制定了更为精密和高层次的教学计划,以实现教学成绩的新突破。可是适得其反,学生整体成绩不仅没有提升,而且个别学生的成绩还出现了波动。我犯了急躁病。”这种主观的想法是以学生的卷面成绩作为基础的,而不是一学生自身,脱离了学生的实际。课程改革是服务于这些活生生的生命个体,而不是那些最后的白纸黑字;课程改革的生命在班级内、蕴藏在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所以我们的课程改革要始终和学生同行。

上海油压工作室  我很喜欢杜郎口的崔齐声校长,这个人的课改开始的很淳朴。他认为教学一切要相信学生、发动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像毛主席当年一样,开启了学生的伟大能量,创造了中国教育的一个神话。崔校长实事求是,始终与学生同行,他的课改是充满生命力的,是成功的。但是杜郎口的经验不是万灵丹,每个地方有自己的实际,不是拿来就可以用的。在过去两年里,我接了一个六年级毕业班和初一三班。他们共的特点都是两极分化极为严重,不同的是六年级这个毕业班好学生那一极太少,而后进生占全班的一半以上。数学平均分20.5分。更使我意料不到的是这些学生几乎没有好的学习习惯。我的神!我要做的'不仅是教学改革,还要进行班级管理。在一段时间里改革停止了,课程无法有序向前推进,我的内心感到无力。这是一批我不熟悉的学生,他们到底是什么样?

  为此,在这段时间里我读了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从中得到了启发。在每一个学生的内心生出都有着真善美的幼苗,都希望成为老师的助手。我便通过课下座谈,个别学生谈心等形式积极和学生交流,很快我发现和学生的关系出现了微妙的变化。我站在学生的立场讲话、考虑问题,学生们也积极地献计献策。班级管理进入正轨,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了抱怨和阻力,而是充满期望。教学改革也以学生的实际出发,虽然是初一的课堂,我也会请自在黑板上板书计算过程,这是很多学生的弱点;理解能力不好的,应用题一遍又一遍的念题,分析每一句话蕴含的信息;虽然这些很多事情微不足道,但这些也是在学生的启发下才知道这么去做的。我感觉我那是和学生很近、很近。

  年轻的老师们,请放下那颗浮躁的心灵,去广泛的阅读。领略那些教育大师的智慧和风采。在学校里无论你想做什么,都要与学生同行,那样你会发现教育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课改就是与学生同行教育随笔】相关文章:

1.与你同行随笔

2.与你同行散文随笔

3.与亲情同行初二随笔

4.与爱同行的杂文随笔

5.我与经典同行散文随笔

6.与自闭孩子接触的学生教育随笔

7.谈怎样与学生交流教育教学随笔

8.镇教育教学科研课改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