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油压工作室

春节手抄报的设计内容

时间:2020-12-01 16:02:56 手抄报大全 我要投稿

春节手抄报的设计内容

  春节是同学们最期盼的节日之一了,因为有寒假、有红包、有美食、有烟花、有年夜饭,一家人热热闹闹一起过大年。下面是小编搜集的春节手抄报的设计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节手抄报的设计内容

  春节手抄报

  春节手抄报1

  春节手抄报2

  春节手抄报3

  春节手抄报4

  春节手抄报5

  春节手抄报6

  春节手抄报7

  春节手抄报8

  春节的起源

  对于"春节"的起源,有一种传说是在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兽。"年",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特定的一天(就是现在的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里一片匆忙恐慌景象,没有人理会。

  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一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那老人把胡子撩起来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赶走。"老婆婆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到了半夜时分,"年"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要经过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噼里啪啦"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的是红色、火光和炸响。这个时候,婆婆的家门打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上海油压工作室  第二天也就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个时候,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的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广泛流传,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春节的历史

上海油压工作室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过年”。 这是中国民间历史最悠久、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汉族和满、蒙古,瑶、壮 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的共同节日。汉族过春节,时间较长,一般从农历腊月初八开始,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为止。   春节大约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原为农历的元旦,即人们通常说的过年。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上海油压工作室  有关年的传说也很多。古代的春节 叫做“元日”、“新年”、“正旦”、“岁首”、“三元”、等。到1911年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据考证,春节成为正式冠名就是在辛亥革命以后。1911年10月武昌起义,12月31日革命党人的湖北军政府在发布的《内务部关于中华民国改用阳历的通谕》中,明确的将(农历的)年节称为“春节”。在 1949年9月27日时,新中国正式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进一步明确了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春节”之名正式列入中国节日法典,真正被广为流行至今。漫长的历史岁月使年俗活动内容变得异常丰富多彩。其中,那些敬天祭神的迷信内容,已逐渐被淘汰,而那些富有生活情趣的内容,像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等则流传了下来。

  少数民族春节习俗

  在我国,春节也是各少数民族人民的风俗节日。各族人民按照自已的习俗,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具有各自浓厚的民族独特风采。

  藏族:藏族除夕那天,人们穿上艳丽服装,戴着奇形怪状的假面具,用唢呐、海螺、大鼓奏乐,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会"。小伙子们狂舞高歌,表示除旧迎新,驱邪降福。到了新年早晨,妇女们便去背"吉祥水",预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满族:满族分"红、黄、蓝、白"四旗人。春节时,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

  侗族:侗族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又叫芦笙会)的群众活动。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只不过比"团拜"显得更加欢乐、热烈。这种活动一般是由两个村庄共同商定举办的。两队在广场上正式举行芦笙歌舞比赛。这个时候两个村庄的观众,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尽情地欢乐。

上海油压工作室  土家族:春节期间,土家族人民要举行隆重的摆手舞会。摆手舞会是土家族比较流行的一种古老舞蹈,包括狩猎、军事、农事、宴会等70多个舞蹈动作,节奏鲜明,动作优美,舞姿朴实,情调健康,不用道具,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傣族: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节日,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目。谷雨开始那天定为"泼水节"。在三四天的节日里,人们相互泼水,表示洗去身上的陈年旧土,祝福新的一年幸福平安。

  春节的诗句

  1、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戴复古《除夜》

  2、我来属芳节,解榻时相悦。——李白《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

上海油压工作室  3、天上风云庆会时——陈献章《元旦试笔(选一)》

  4、立春除夕,并为一日,此事今年创见。——郭应祥《鹊桥仙(丙寅除夕立春,骨...》

  5、调露初迎绮春节,承云遽践苍霄驭。——佚名《郊庙歌辞。五郊乐章。舒和》

  6、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戴复古《除夜》

  7、问暮鸦:何处阿戎家?——张雨《喜春来·泰定三年丙寅岁除...》

  8、瓦瓯篷底送年华。——张雨《喜春来·泰定三年丙寅岁除...》

  9、蜡鹅花下烛如银。——李慈铭《临江仙·癸未除夕作》

上海油压工作室  10、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薛道衡《人日思归》

上海油压工作室  11、陪都歌舞迎佳节,遥祝延安景物华。——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12、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苏轼《守岁》

  13、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苏轼《守岁》

  14、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文天祥《除夜》

  15、八神奉命调金鼎,一气回春满降囊。——瞿佑《屠苏酒》

上海油压工作室  16、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陆游《除夜雪》

  17、年年此夕费吟呻,儿女灯前窃笑频。——黄景仁《癸巳除夕偶成》

  18、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孟浩然《田家元日》

上海油压工作室  19、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范成大《卖痴呆词》

  20、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白居易《除夜》

  春节祝福四字成语

上海油压工作室  1、多财满家 家肥屋润 彩蝶翩翩 余钱多多

  2、生意兴隆 财源广进 长命百岁 福如东海

上海油压工作室  3、寿比南山 寿与天齐 蒸蒸日上 日新月异

  4、财源滚滚 百年好合 龙马精神 开门大吉

上海油压工作室  5、意气风发 好事连连 花开富贵 文定吉祥

上海油压工作室  6、鸳鸯璧合 姻缘相配 誓约同心 喜缔鸳鸯

  7、缔结良缘 盟结良缘 白首成约 鱼水和谐

  8、缘订三生 大吉大利 丰财聚宝 必定如意

  9、招财进宝 金玉满堂 恭喜发财 马年大旺

  春节的对联

上海油压工作室  1、五更分两年年年称心/一夜连两岁岁岁如意【横批】恭贺新春

  2、五湖四海皆春色/万水千山尽得辉【横批】万象更新

  3、喜居宝地千年旺/福照家门万事兴【横批】喜迎新春

  4、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楼【横批】四季长安

上海油压工作室  5、一帆风顺吉星到/万事如意福临门【横批】财源广进

  6、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横批】吉星高照

  7、一干二净除旧习/五讲四美树新风【横批】辞旧迎春

  8、一年好运随春到/四季彩云滚滚来【横批】万事如意

上海油压工作室  9、一年四季行好运/八方财宝进家门【横批】家和万事兴

  10、大地歌唤彩云/满园春关不住【横批】春色满园

  11、盛世千家乐/新春百家兴【横批】欢度佳节

上海油压工作室  12、千年迎新春/瑞雪兆丰年【横批】年年有余

  13、欢声笑语贺新春/欢聚一堂迎新年【横批】合家欢乐

  14、共享锦绣年华/相伴健康天使【横批】福如东海

上海油压工作室  15、春风入喜财入户/岁月更新福满门【横批】新春大吉

  10、万事如意 事事顺心 福寿安康 笑口常开

上海油压工作室【春节手抄报的设计内容】相关文章:

1.春节的手抄报内容

2.关于春节的手抄报内容

3.愉快的春节手抄报内容

4.春节手抄报的内容资料

5.春节英语手抄报的内容

6.春节的手抄报内容图片

7.春节的手抄报内容布置

8.春节手抄报内容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