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油压工作室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代诗词》教案

时间:2021-01-08 12:56:50 古代诗词 我要投稿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代诗词三首》教案

  篇一: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代诗词三首》教案

  一、创意说明: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代诗词三首》教案

上海油压工作室  初一学生学习古代诗歌首先是背诵,力争当堂完成。一要启发学生背诵的自觉要求,这主要依靠教师有表情的示范背诵;要把课堂上背诵的气氛搞得浓浓的。二要讲得精当、简练。分析内容但求具体、贴切,修辞常识(如“互文”)也要讲一点,不讲可能产生误会(如“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三要引导学生把握诗词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学习《木兰诗》。

上海油压工作室  这是一首民歌,是人民大众的口头集体创作,经过文人润色后用文字记录下来的。民歌是可以歌唱的,这首诗最后四句就是歌唱者对诗中主人公木兰的颂赞之辞。

  1、指导学生朗读全诗。

  齐读课文两遍,第二遍分段朗读并归纳各段大意;提示记诵的方法,然后分段练习背诵;在此过程中,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诵读中出现的问题,可以作简要的解释或提示,促使学生加深领悟。

  2、结合全诗内容,用心领会作者的意图。

上海油压工作室  (1)“可汗大点兵”一节,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情景,其对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是什么?

  (2)购鞍马一节,为何将“东市”“南市”“西市”“北市”跑遍,这是一种什么手法,对表现故事情节有何作用?

上海油压工作室  (3)“旦辞”两节写出了木兰内心什么样的感情?这样写对表现人物性格有什么作用?

  (4)战场生活一节写法特殊。引导学生去理解这几句话的含义,并讨论作者为何没有详写战斗的场景,这样是否削弱了木兰的英雄形象?为什么?

  (5)木兰凯旋,战功卓着,但她“不用尚书郎”,这表现了她怎样的形象特征?

上海油压工作室  (6)迎木兰一节,诗作表现得十分详细,讨论作者这样安排情节的用意。

  (7)总结全课,讨论木兰的英雄形象。这首诗流传一千多年,木兰成为世世代代人们所景仰的英雄人物,原因在哪里?(学生自由发言)

  总结要点:木兰是一位爱国的女英雄。她代父从军,是出于关心国家安危、体恤父亲年迈力衰;她不畏艰苦,勇敢作战,是出于保卫家乡、保卫祖国的坚强意志;她厌弃高官厚禄,而渴望过和平劳动的生活——这些,都表现了人民英雄的本色,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意愿和理想。

  (二)导入《观刈麦》的学习。

上海油压工作室  1、指导诵读。

上海油压工作室  2、注意句子的节奏和停顿。如: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上海油压工作室  把握好句子节奏的停顿,使学生能够读得琅琅上口。

上海油压工作室  3、结合课文注释,拓展诗意,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如:“妇姑”“童稚”“荷”“蒸”“灼”“遗”等。

  4、讨论、把握全诗的中心。

上海油压工作室  (1)诗作描写了怎样的劳动场面,表现了当时人们什么样的生活情景?

  明确:作者先写了一幅刈麦的场景,并对刈麦者的心理加以刻画,揭示了农民为了多得一点收入而甘愿吃苦耐劳的美德以及令人同情的艰难处境。然后又展现了一个特写画面,读来令人心酸。原来是繁重的赋税造成了劳苦人民如此艰难的生活处境。

  (2)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明确:作者联想到自己安逸的生活,触景生情,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5、引导学生体会诗中流露的思想感情,再次诵读。要求尽量读出诗中悲怜自责的情感,并在此基础上背诵全诗。

上海油压工作室  (三)导入《破阵子》的学习。

上海油压工作室  1、介绍作者。

上海油压工作室  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居士,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民族英雄,也是豪放派词人的杰出代表,后人把他与苏轼一起合称为“苏辛”。

  2、讲析小序,介绍作者的有关生活处境。这首词是写给作者的好友陈亮的。二人都是南宋着名词人,又坚决主张抗金,收复中原。辛弃疾写这首词时,已辞官在江西上饶农村闲居,但心中时时不忘杀敌立功,统一祖国,这在词中有着鲜明的表现。“赋壮词”即创作一首表达雄心壮志的词。

  3、指导诵读。

  注意句子的节奏和停顿,同时要扣住这是一首壮词,应引导学生读出一种豪壮之情。

  4、结合课文注释,拓展诗意。

上海油压工作室  “八百里分麾下炙”即分麾下八百里炙。从“梦回”一句,可以看出下文所描写的场景只不过是作者的旧梦。

  设问:作者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场面,选择了哪些富有特征的景物?

上海油压工作室  明确:(1)战前对将士们的.犒劳;

  (2)壮观的战前准备和激烈的战斗场面。

  这样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雄心壮志?——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上海油压工作室  与梦境形成鲜明对比的现实却是如何呢?由此又体现出词人怎样的内心世界呢?

上海油压工作室  作者雄心再高,也只能跌回残酷的现实,只能以“可怜白发生”慨叹自己空怀一腔报国热情。从壮与悲、理想与现实的鲜明对比中,我们可以想象当时南宋朝廷的腐朽无能和爱国之士报国无门的苦闷。

  5。引导学生体会诗中流露的思想感情,再次诵读。要求尽量读出词作悲壮激愤的思想感情,并在此基础上背诵这首词。

  (四)小结三首诗词,完成文学常识表。

上海油压工作室  作品作者年代体裁出处

  《木兰诗》,北朝,民歌。出处:《乐府诗集》。

上海油压工作室  《观刈麦》,白居易,唐。出处:古体诗《白氏长庆集》。

上海油压工作室  《破阵子》,辛弃疾,南。出处:宋词《稼轩长短句》。

  篇二: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代诗词三首》教案

  一、创意说明:

  诗歌教学的重点在于把握其思想内容,赏析精练的语言,体会其丰富的感情。可以《木兰诗》为重点赏析,进行学法指导,授之以渔,然后让学生自读另外两诗词。

  二、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上海油压工作室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解决生字词。

上海油压工作室  2、解题:《木兰诗》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作品出自什么时代?

  明确:(用课件打出)

上海油压工作室  《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北朝乐府民歌。这首诗产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经后代文人润色的痕迹,基本上保存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

  (三)共同研习课文。

  1、二百年来,木兰这个形象为什么深受人们的喜爱?请根据课文进行探究分析。

上海油压工作室  (1)文章开头写木兰停机叹息的作用。

上海油压工作室  (2)“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表现出木兰什么样的精神?

上海油压工作室  (3)“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表现了木兰性格的哪一个方面?

上海油压工作室  2、诵读:“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一段。问: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木兰十年征战的情景是怎样的?

  3、问:木兰凯旋,她向可汗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表现了木兰怎样的品质?

  4、朗读“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这段文字,讨论这里着重描写了一个什么场面?它对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5、通过学习这首诗,你认为木兰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应该学习她身上哪些金子般的东西?

  明确:(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发言)(木兰形象分析)木兰既是一个女孩子,更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她勤劳善良,纯朴孝顺,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驰骋沙场,为国家尽忠效劳,表现出深明大义、勇敢、坚毅、果断的英雄气概和不贪图富贵,甘愿过简朴安定的农家生活的品性。她是我国古代北方优秀劳动妇女的象征。

  (四)你打算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自由发言)

  (五)在老师点拨的基础上,自读另外两首诗词。

上海油压工作室  (六)布置作业。

  请你以本诗为素材,以《木兰诗》为题编一则故事,讲给你的家人或你的朋友听,看谁讲得好。

  三、资料整合平台。

上海油压工作室  1、关于乐府诗。

上海油压工作室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其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我国的采诗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到汉武帝时,进一步扩大了乐府的规模。这种风尚沿袭到南北朝时期后,社会上已经把“乐府”从官署的名称转变为诗体了。刘勰的《文心雕龙》中已有了《乐府》专章,其中既有文人诗歌,又有民间诗歌,亦即凡合过乐能够歌唱的歌诗,统统称为“乐府”。

  2、关于“互文”。

上海油压工作室  《木兰诗》有多处互文。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这种用法在古代诗歌中,特别是在古代格律诗中是常见的。如唐王昌龄诗中的“秦时明月汉时关”就是一例。

上海油压工作室【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代诗词三首》教案】相关文章:

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古代诗歌五首》教案02-12

古代诗词曲五首教案02-23

古代诗词06-01

关于古代诗词五首的教案05-19

古代小令诗词11-20

古代诗词座右铭04-27

古代诗词整合04-27

古代伤感诗词大全04-25

古代的经典诗词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