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油压工作室

苏曼殊诗词特点赏析

时间:2021-01-03 20:34:04 诗词赏析 我要投稿

关于 苏曼殊诗词特点赏析

  苏曼殊诗词特点赏析

关于 苏曼殊诗词特点赏析

  苏曼殊是近代着名诗人,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并且精通许多语言,可以说是多才多艺的学者。苏曼殊在诗歌、小说方面都有着很大的成就,后来将他的作品编成了《曼殊全集》。苏曼殊曾经在许多报刊上发表过文章,他的诗风别树一帜,在当时的影响很大。下面来欣赏苏曼殊诗词中的其中一首叫做《七绝·本事诗》的作品。

  苏曼殊

上海油压工作室  苏曼殊诗词都有他自己独有的风格,所写都是自己的感同身受,都是言有尽但是意无穷的境界。这首诗的意思其实比较好解,整首诗歌主要包含着两层意思,前面两句主要是写自己的思乡的情感,而后面两句则是写了自己的身世之感。将思乡的情感与飘零之感相互联系起来,浑然交织,让人更多了一份情绪。

  诗歌的第一句写了三种意象,分别为春雨、楼头和尺八箫。这三件东西简单的罗列出来,让人有更多的遐想空间。这三种意象又有其他的含义,春雨加上箫声,更让人显得特别惆怅。第二句诗人便说起了思乡的情感。当时的作者人在日本,尺八萧是日本的萧,萧就跟中国的笛一样,都是乡愁的催生剂。

  第三句和第四句,则是表达了自己的身世之感。芒鞋破钵点名了作者的身份,穿着一双草鞋,拿着一个破钵,究竟走过了多少座桥已经记不清了。这两句很好的渲染了作者身世的凄凉。用樱花作为背景,更能衬托出作者凄凉的身世。

  情僧苏曼殊资料生平

  苏曼殊根据自己的个人情感经历而创作了许多让人慷慨万千的爱情小说。这些作品都是用爱情为主要题材,在作品中展示了男女主人公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受到了社会种种阻碍,小说的结尾很多都是以悲剧来结尾,充满着浓重的感情色彩。他以悲剧的形式来创作小说,这跟他的个人经历是分不开的,因此他也被称为情僧苏曼殊。

  苏曼殊

  苏曼殊的生母是日本人,是他父亲第四个妻子的妹妹。苏家在广州也算是一个巨族,常年在日本横滨做经商。他的母亲在生下他的三个月之后就离开了,他的父亲将他带回了国,让他的第四个妻子代为抚养。但是却遭到了很多人的厌恶,于是返回了日本。这一年,父亲经商亏本,苏曼殊又回到了广州。

上海油压工作室  在他十五岁的那年,苏曼殊跟随表兄来到了日本横滨留学,在那里遇到了日本姑娘菊子,对她产生了好感。但是,他们的恋情却受到了家长的反对,苏曼殊的家人知道后,怒斥了苏曼殊,还对菊子父母进行问罪,菊子父亲痛打了菊子,菊子在夜里选择了投河自尽。面对这样的悲剧,苏曼殊感觉到心灰意冷,回到广州后,便出了家。

上海油压工作室  情僧苏曼殊面对这样的悲惨现状感到十分痛苦,曾经对着江水大哭。后来,他以自己和菊子的恋情为题材创作了一本名作《断鸿零雁记》的小说,感叹命运的不公,以及生死之隔的痛苦,引得许多男女纷纷落泪。

  苏曼殊简介资料生平

上海油压工作室  先来看一下苏曼殊基本的简介。苏曼殊,原名名戬,字子谷,学名为元瑛,法名为博经,法号为曼殊,近代着名作家、诗人、翻译家,是广东人。苏曼殊出生在日本的横滨,父亲是广州人,母亲则是日本人。下面来具体看看苏曼殊的简介。

  苏曼殊

上海油压工作室  苏曼殊曾经在日本横滨大学学习,在日本还加入了留学生所组织的青年会,第二年加入了拒俄义勇军,同一年苏曼殊选择了回国,在苏州一所中学中任教。1903年,苏曼殊在广东的惠州选择削发为僧,后来来到了上海,与上海的一些革命志士进行了结交,在《民国日报》上发表了小品。光绪三十年,苏曼殊去到了许多国家,学习了梵文。

上海油压工作室  1906年的夏天,受到革命党人刘光汉的邀请到芜湖几所学校进行执教,与旧时的友人陈独秀相遇,后来又跟教育家邓绳侯相识,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离开芜湖之后常常用诗画来进行沟通和交流。

  光绪三十三年,苏曼殊在日本跟其他人一同组织了亚洲和亲会,提出了“反抗帝国主义”的主旨,同一年跟鲁迅一同决定筹办杂志,但是并没有成功。1909年,再度进行南游,在爪哇进行任教。辛亥革命胜利后,苏曼殊选择了归国,参与了《太平洋报》的工作。1913年,苏曼殊发表了《反袁宣言》,主要是揭示袁世凯的罪行。他的情绪起伏不定,时而愉悦,时而激烈,有着自己独特的思想和生活经历。1918年,苏曼殊在上海病逝。

  翻译家苏曼殊怎么死的

  苏曼殊怎么死的?文坛史上的奇才苏曼殊在他三十五岁的时候就病逝了,如此年轻又有着众多才华的他结果却去世,这件事情让很多人感到嘘唏。那么,苏曼殊怎么死的呢?他的去世是否有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

  苏曼殊作品

上海油压工作室  1918年的春天,苏曼殊病逝于上海宝隆医院,他的死因却是因为无节制的饮食而导致的肠胃病。在他住院的期间,医生对他的饮食十分严格,不准抽烟,不准吃甜食。但是几天下来,苏曼殊无法忍受,于是就跑出了医院,到了街上开始肆无忌惮地狂吃,结果导致肠胃病加重。在他死之后,从他的病床下面,还能找出许多糖果纸。

  苏曼殊一生都过着不安定的生活,他的饮食也非常不规律,他想到什么就吃什么,尤其喜爱吃甜的食物,这可能跟他从小就喜欢吃糖就一定的关系。蜜枣也是苏曼殊非常喜欢吃的食物,有人向他索要画作,屡次遭到了苏曼殊的拒绝,得知他喜爱吃蜜枣之后,就买了蜜枣送上,果然方法奏效,苏曼殊送给他一幅画。

  苏曼殊生性放浪不羁,在饮食方面也是这样,经常一下子就吃好几笼汤包,还有好几碗面。还有一次竟然生吃活鲤鱼,这样的吃法导致他几天卧床不起,但是他却没有因此而改变自己的饮食。在日本的时候,他曾经在空闲之余就区寻找冰店,目的就是想要吃冰。他的朋友曾经记载说苏曼殊体质较弱,但是饮食却亢奋,曾经在日本,一天吃冰五六斤,一天接着一天。所以,他常常腹泻,这跟过度吃冰有着很大的关系。

  苏曼殊无端狂笑无端哭的原因

上海油压工作室  苏曼殊的“无端狂笑无端哭”是出自于他的一首叫做《过若松町有感示仲兄》诗中,这首诗歌表现了作者既对人生充满悲哀,但同时又有肯定的态度。“无端狂笑无端哭”更是体现了作者的无形无素,毫无顾忌的做事风格。从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如此生动形象充满性情的苏曼殊,他的诗作也让人十分沉迷。

  苏曼殊作品

  苏曼殊虽然出身于大户人家,但因为自己是庶出同时又是私生子,所以在家族中的地位显得十分卑微。年仅六岁的苏曼殊从日本回到了广东,他唯一的亲人姨妈被留在了日本。在家中,他受到了很多冷眼和歧视。当年的腊月,他被医生诊断为有某种传染病,于是就被关进了柴房。幼年时候所经历过的处境,让他的性格以及对人生的.态度有了很大的印象。他从十六岁起曾经有三次剃度,那悲苦没有人能知道。

上海油压工作室  苏曼殊是一个才智过人的诗人,但是他的诗作总是蒙着一层悲伤的面纱。苏曼殊无端狂笑无端哭,真的是无端的吗?其实这些狂笑或者是哀哭都是发自于他自己的内心,是对无情的命运进行抵抗。

  苏曼殊这种无端狂笑无端哭的状态,跟南社诸友的歌哭,更具有表达个性的含义,如果真像他所说的“肠已似水”,那也就不会表现出哭和笑了。所以这首诗歌,相反就是表现出了作者在入世与出事、红尘与空门之间那种挣扎和彷徨的心理。

  情僧苏曼殊墓在哪里

上海油压工作室  年轻时期的苏曼殊才华横溢,他发表了大量的小说、诗歌、散文等作品,精通许多语言,同时还翻译过许多外国着名作家的诗篇。同时,他还是一个多才多艺的画家。如此才华横溢的大家却在三十五岁就去世了,他的去世令人感到嘘唏。苏曼殊墓现在位于杭州西湖的孤山北麓,是他逝世六年后,他的朋友们一同帮他营葬的。

  苏曼殊墓

  苏曼殊生前曾经多次称赞过西湖之美,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多次来到杭州,居住在白云庵和凤林寺的陶社,西湖给了他很多的灵感,兴趣所到之处,他会随性作画。苏曼殊生前对西湖有着独特的情感,他也曾经向好友表达过自己的心迹,如今苏曼殊墓葬于此地,也算是了却了他的心愿。

  苏曼殊归葬在西湖,那是他逝世六年之后的事情了。他生前好友陈去病写了绝句寄给孙中山,建议为苏曼殊进行营葬。孙中山在日本的时候与苏曼殊有过密切交往,看到诗句之后非常感动,于是决定让政府出面来安葬苏曼殊。这一年,南社的同仁将苏曼殊的灵柩运回了杭州,安葬在了孤山北麓靠近西湖的地方。

  苏曼殊墓区依次有墓丘、纪念塔等建筑,纪念塔的塔高约为2.5米,在上面用楷书刻着“曼殊大师之塔”这六个大字,塔的侧身是陈巢南为苏曼殊所写的事迹。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苏曼殊墓塔以及其他的坟墓全部被销毁,之后又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直到九十年代的中期,有关部分在孤山某处竖立了碑石以此来让人们对苏曼殊进行追思,但是此地的位置跟原来的位置有明显的偏离。

【关于 苏曼殊诗词特点赏析】相关文章:

关于夏日的诗词赏析01-10

霜降诗词赏析之关于霜降的诗词 01-28

关于描写春天的诗词赏析01-08

关于送别的诗词赏析大全01-29

鹧鸪诗词赏析07-22

《社日》诗词赏析01-08

蝶恋花诗词赏析02-18

水调歌头诗词赏析02-18

梧桐诗词赏析02-17

李清照诗词赏析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