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油压工作室

古诗词鉴赏

时间:2023-02-03 17:49:19 诗词鉴赏 我要投稿

古诗词鉴赏集合15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词鉴赏,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古诗词鉴赏集合15篇

古诗词鉴赏1

  《夏日绝句》李清照

上海油压工作室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上海油压工作室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意思:

上海油压工作室  生时应当作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上海油压工作室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夏日绝句的赏析

上海油压工作室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诗的开头两句破空而起,势如千钧,先声夺人地将那种生死都无愧为英雄豪杰的气魄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肃然起敬。

上海油压工作室  诗的后两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点出其原因所在。项羽最壮烈的`举动当属因“无颜见江东父老”,放弃暂避江东重振旗鼓的精神而自杀身亡。在作者李清照看来这种失败中表现出来的异乎寻常的英雄气概在宋廷南渡时尤显可贵。诗人盛赞“不肯过江东”的精神,实因感慨时事,借史实来抒写满腔爱国热情。

  夏日绝句作者

上海油压工作室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上海油压工作室  靖康二年(1127),金兵入侵中原,砸烂宋王朝的琼楼玉苑,掳走徽、钦二帝,赵宋王朝被迫南逃。后来,李清照之夫赵明诚出任建康知府。一天夜里,城中爆发叛乱,赵明诚不思平叛,反而临阵脱逃。李清照为国为夫感到耻辱,在路过乌江时,有感于项羽的悲壮,创作《夏日绝句》,同时也有暗讽南宋王朝和自己丈夫之意。

古诗词鉴赏2

  诗歌阅读(4分)

  阅读下面一首小令,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

  (元)白朴

上海油压工作室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9.这首小令描绘出一幅丰富多彩的秋景图,体现出秋天不同的.特征,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

上海油压工作室  9.作者用了孤村、落日、残霞、老树、寒鸦等意象(景物)(1分)来表现传统秋意冷寂、凄清、萧瑟的一面(1分);结尾又以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等意象(景物),(1分)展现了秋天明朗、绚丽、多彩的一面(1分)。

古诗词鉴赏3

  晚 鸦

  崔护

  黯黯严城罢鼓鼙,

  数声相续出寒栖。

上海油压工作室  不嫌惊破寒窗梦,

上海油压工作室  却恐为奴半夜啼。

  鉴赏

上海油压工作室  诗中描写的情景应发生在长安城南,禁夜之后。

  示意止其行李,以备窃盗的暮鼓早已敲过了(黯黯严城罢鼓鼙),这时某一住宅中的一位妇人,却被屋外树上的鸦啼声惊醒。出人意料的是,她并未因此埋怨啼鸦,却反作歉然的语气道:恐怕是我睡梦中的哭声惊扰了枝上的晚鸦罢。看来,她一点也不为昨夜悲哀梦境的惊破而感到遗憾。

上海油压工作室  这就立刻使人们联想到金昌绪的《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同样被啼鸟惊梦,这里的妇人可是怨声冲天,迁怒于啼鸟呢。两首诗情景形成对照,但不同的.形式,却有相同的意味。不管嫌鸟也好,不嫌鸟也好,可以说都不是诗的本意。诗人通过怨鸟或谢鸟的形式,目的都在于更好地表现闺怨。一般说来,闺怨的本质内容没有太大差别,千差万别之处在于表现的方式。不正面写闺怨,而借水怨山,从侧面微挑,更具含蓄韵味。

  诗里一面称鸦窠为寒栖,一面称自家为寒窗,两两相形,最见物我同情之意,不待奴啼惊鸦,鸦啼惊奴,彼此原谅而后知。与《春怨》比照来读,我们感到这体谅晚鸦的人,是贫妇;那打起黄莺的人儿,却是香闺少妇。由诗读出人物身份,可见诗的高妙。

古诗词鉴赏4

  一.鉴赏形象

  1.人物形象

上海油压工作室  (1)一句概括,形象特点+社会属性(…的隐士;…的底层劳动妇女;…的书生)(2)结合全诗的句子进行分析,有描写手法的要鉴赏所用的描写手法(侧面,正面)(3)概括出形象中蕴涵的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对…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作者…)

上海油压工作室  2.事物形象(咏物诗中)

  (1)一句概括,所描写事物的形象特点

上海油压工作室  (2)结合诗句分析所咏之物的特点(哪句怎样表现了哪个特点)

  (3)结合诗人的思想感情,写出所咏之物中的所托之情(托物言志)

  3.景物形象

  (1)一句概括,诗句描写了一幅+(季节、地点、事件)+(什么样氛围特点的,孤寂冷清,雄浑壮阔,恬静优美,萧瑟凄凉等)的图景

  (2)用自己的语言将诗中所写之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

上海油压工作室  (3)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二.鉴赏语言

上海油压工作室  1.炼字、词、句

  (1)释义,“…”字在句中的含义是…;或“…”字的特殊语法现象(名词动用之类的)、修辞手法(拟人,通感,化无情为有情,化静为动等)

上海油压工作室  (2)把该字放回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字所烘托出的意境

  (3)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起到了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2.鉴赏语言风格

上海油压工作室  (1)点明语言特色(沉郁顿挫[常见杜甫]、绮丽典雅、清新质朴、简洁明快、雄浑奔放、悲慨凄凉)

  (2)结合相关诗句分析

上海油压工作室  (3)表达了人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三.鉴赏表达技巧

  1.抒情方法

上海油压工作室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用典抒情[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前人语句]、借事抒情)

  2.描写方法

上海油压工作室  (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2)实写和虚写(虚写:神仙鬼怪世界、梦境、已逝之情景、设想想象未来之情景)

上海油压工作室  (3)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

上海油压工作室  (4)色彩变换描写(异色相衬,在答描写的景象时要注意)

上海油压工作室  (5)视角变换描写(可设题如:全诗怎样体现“望”字的;描写景物很有层次,请分析)

  (6)白描(一般不着抒情和议论,常和简练、质朴的语言风格相联系)

上海油压工作室  (7)细节描写(常是动作描写,小的场景化描写)

  (8)通过不同感官描写(嗅、视[注意颜色词]、声[注意拟声词]、触[注意动作词]、味)

  3.修辞方法

  (1)比喻(要注意暗喻,说清本体和喻体,注意它能化具体为抽象,化无形为有形,突出事物特点)

上海油压工作室  (2)比拟(注意拟人,拟物[人拟物,A物拟B物])

上海油压工作室  (3)对比(把…和…作对比,更加突出了…,表达了作者…)

上海油压工作室  (4)衬托(有正衬和反衬,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以永恒衬无常[常见咏史诗],以无情衬有情[注意托物言志诗],虚实相衬,异色相衬)

  (5)象征(咏物诗中)

  (6)借代(部分代整体,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人)

上海油压工作室  (7)设问(片头设问,引起全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8)反问(加强语气,表达更加强烈的感情)

  4.构思方法

  (1)欲扬先抑2铺垫3照应4以小见大5以景结情6卒章显志

  二.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1.咏史怀古诗(多写古人往事,游览古迹,古今对比)

  主要思想感情:

  (1)对历史冷静的思考(多用用典抒情)

  (2)抒发昔盛今衰之慨(多用反衬,对比)

  (3)抒发沧桑之感,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多用大自然的有常衬人事的无常[多在对古迹的景物描写中])

  (4)借古讽今[或劝诫],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抨击,或感慨个人遭遇

  2.山水田园(隐逸)诗(多描写自然风光,多用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渲染气氛;多有描述画面的题)

  主要思想感情:

上海油压工作室  (1)表达了淡泊名利,追求闲适恬淡的隐逸生活的思想感情

  (2)厌恶和鄙视黑暗的社会现实,想要远离尘世的思想感情

  (3)表达了对大自然和祖国山河的热爱

  (4)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向上的心态

上海油压工作室  3.送别诗(多临山傍水,也称山水送别诗;常寓情于景,渲染烘托,以乐景衬哀情)

  主要思想感情:

  (1)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表现出内心的愁苦、迷恋和伤感

  (2)表达了与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友人的赞美、美好期望或激励劝勉

  (3)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美好理想,表达诗人自己的.豁达胸襟和豪放的气度

  (4)表达了对友人前途的担忧,或对友人路途遥远的无限关心(多用虚写)

上海油压工作室  4.思乡怀人(羁旅行意)诗(写在外漂泊的游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常在特殊节日[除夕、元宵、中秋、重阳等];

  常触景生情,感时生情,托物传情,因梦寄情)主要思想感情:

  (1)抒发了作者的羁旅愁思,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之情

上海油压工作室  (2)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故乡亲人的挚爱与思念

上海油压工作室  (3)抒发了独居他乡,不得重用,在外漂泊多年却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上海油压工作室  5.闺怨诗(常会让分析人物形象)

  主要思想感情:

  (1)描写男女之间深厚的感情,歌颂爱情的真挚(多见于诗经)

  (2)表达了闺中生活的孤独与寂寞,或宫中生活的悲凉

  (3)表达了对丈夫、家人的思念(丈夫多在外征战,或他乡为官;会和边塞诗的一些内容联系)

  (4)表达了对虚度时光、青春易逝的哀怨与慨叹

上海油压工作室  (5)借闺怨诗表达作者不被朝廷重用的幽怨

  6.边塞诗(多写边塞苍茫雄奇的景象,或边疆战事的惨烈,或军营生活)

  主要思想感情:

  (1)体现了塞外大漠雄奇的自然风光,抒发豪迈之情

上海油压工作室  (2)表现了战士们奋勇杀敌、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决心

  (3)写战事渐衰,表现了报国无门的悲壮,和壮志难酬却又无可奈何的慨叹

上海油压工作室  (4)揭露了战争的激烈与残酷和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战士思念家乡、厌恶战争、渴望与家人团圆的情感,以及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愤懑与不满

  7.咏物抒怀诗(多用托物言志,象征)

  主要思想感情:

  (1)表达不愿媚俗、不愿同流合污,坚持个性、保持清白的高尚节操

  (2)由于受生活中某种事物的触动,进而引发出自己的某种生活感悟、生活哲理

上海油压工作室  若让答:“本诗抒发感情很有层次,请简要分析。”

  则将诗分层,找到体现感情细微变化的细节描写、意象描写,逐层分析具体表现了什么情感,每层之间用一定的表变化的词语过渡,最后可能是情感升华,或是将前面得多方面情感融为一体。

古诗词鉴赏5

  《望洞庭》翻译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天的月色相互融合,水面风平浪静,好像一面铜镜还没有打磨。

  远远望去,那月下洞庭湖里的君山和湖水,就好像白银盘子里盛放着一枚青螺。

  《望洞庭》原诗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上海油压工作室  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上海油压工作室  3、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两说均可。

  4、白银盘:形容洞庭湖。青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赏析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

上海油压工作室  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

上海油压工作室  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

上海油压工作室  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刘禹锡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汉族,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着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着名的“汉寿城春望”。

上海油压工作室  刘禹锡的诗,无论短章长篇,大都简洁明快,风情俊爽,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直气势。

古诗词鉴赏6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注解

  1、阳月:阴历十月。

上海油压工作室  2、瘴:旧指南方山林间湿热致病之气。

  3、陇头梅:其地气候和暖,故十月即可见梅,旧时红白梅夹道,故有梅岭之称。陇头:即为“岭头”。

  译文

  阴历十月的.时候,大雁就开始南飞,据说飞到大庾岭,它们就全部折回。鸟儿不进,我却行程未止远涉岭南,真不知何日何时,我才能遇赦归来?潮水退落了,江面静静地泛着涟漪,深山老林昏暗暗,瘴气浓重散不开。来日我登上高山顶,向北遥望故乡,抑或能看到:那山头上初放的红梅。

  赏析

  大庚岭为五岭之一,古人以此为南北分界,有北雁南飞至此不过岭南之传说。是作者流放钦州途经大庚岭时所作。全诗写贬谪岭南的伤感,于旅途中抒发情怀。开头以比兴入手,写望雁思乡,再写岭南境恶,更衬怀乡情切。最后两句由写景转为抒情,暗祈能见到红梅采寄亲眷,以表衷情。诗旨在写“愁”,却未着“愁”字,情致凄婉,愁绪满怀,以情布景,以景托情,情真意切,柔婉动人。

古诗词鉴赏7

  《故乡杏花》

  唐·司空图

上海油压工作室  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

  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

  《江外思乡》

  唐·韦庄

上海油压工作室  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上海油压工作室  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

  《远望》

  唐·元稹

  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

上海油压工作室  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

  《和三乡诗》

  唐·高衢

  南北千山与万山,轩车谁不思乡关。

  独留芳翰悲前迹,陌上恐伤桃李颜。

  《乡思》

  唐·薛涛

上海油压工作室  峨嵋山下水如油,怜我心同不系舟。

上海油压工作室  何日片帆离锦浦,棹声齐唱发中流。

  《登逍遥楼》

  唐·宋之问

上海油压工作室  逍遥楼上望乡关,绿水泓澄云雾间,

  北去衡阳二千里,无因雁足系书还。

  《渭上思归》

  唐·孟郊

上海油压工作室  独访千里信,回临千里河。

上海油压工作室  家在吴楚乡,泪寄东南波。

  《吐蕃别馆月夜》

  唐·吕温

上海油压工作室  三五穷荒月,还应照北堂。

  回身向暗卧,不忍见圆光。

  《宿云梦馆》

  宋·欧阳修

  北雁来时岁欲昏,私书归梦杳难分。

上海油压工作室  井桐叶落池荷尽,一夜西窗雨不闻。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上海油压工作室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古诗词鉴赏8

  作品原文

  横塘

  范成大

上海油压工作室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上海油压工作室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作品注释

  1.横塘: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

  2.南浦:南面水边。此指送别的地方,出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泛指送别之处。南浦是中国古诗词中以送别之地表达送别之情的重要意像,与之类似的还有专指陆上送别的“长亭”。

上海油压工作室  3.一川:是为一片,遍地。

上海油压工作室  4.石桥:指枫桥。在横塘之北。

  5.朱塔:红色的宝塔。这里指寒山寺的塔。

  6.系:拴着。

  7.画船:油漆彩绘之船。

  作品译文

上海油压工作室  春天来了,南浦边,一道碧绿的河水已经涨满;那横卧河上的枫桥,高耸的寒山寺塔,还是同旧时的模样一般。我不记得多少年了,每年都在这横塘送客,眼前总是这熟悉的一幕:天下着细雨,杨柳依依,水边停泊着画船。

  作品赏析

  这首送别的小诗,写得很别致。诗题“横塘”就是送别的'地方。横塘在苏州,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所以诗中所写,句句与水相关。

  诗首二句写横塘的景色。春天来到,送别之处,一川绿水,枫桥与寒山寺塔,呈现眼前。用“南浦”二字,已暗藏送客,而“依然”二字,说明自己不是初到横塘,而是常常到这里来,为下文“年年送客”作引子。同时,石桥、朱塔,就在诗中不单是作为景色的点缀,同样是离别的见证物。范成大另一首《枫桥》诗就这么说:“墙上浮图路旁堠,送人南北管离愁。”诗中的浮图,就是枫桥边上寒山寺的塔。诗的结句很蕴藉,“细雨”是点春时,也是写春景,为送别的气氛平添了三分冷清凄凉;“垂杨”即柳树,古人有折柳送别的风俗习惯,依依杨柳,在雨中摇曳着枝条,仿佛在挽留行人,又为送别增添了三分惆怅;“系画船”是写船等着人走,写系,实在又带着催,又为送别加深了三分愁苦。前三句次第写来,句句连环,被末句带有深刻情感的景语一束,诗便全都活了起来。

  怀人诗与送别诗,都喜欢用景物作为衬托,寄存自己的情思。如唐赵嘏的成名作《江楼感旧》云:“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玩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诗先为人们勾勒了一幅空灵明丽的图景,以“独上”二字逼出下文风景依稀如旧而人事变迁,从而细腻地表达怀人之感。范成大这首诗在写作手法上也相仿。诗先描绘了一派江南水乡的春景,然后说到送人;诗写今年送别,却点明“年年送别”,于是春水仍如往年那么绿,石桥朱塔还是像往年那样耸立,连细雨中维系的画船都与往年相似,不过送的对象变了。去年、前年送别的人在何处呢?如今又送走的朋友,到明年春天,我再送别人时,今天送走的朋友又在何处呢?这样,感情色彩就更加浓重,别离滋味更加难耐,诗由一层而化多层,越发令人感动。

  作者简介

上海油压工作室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

古诗词鉴赏9

  【愿文】

  曹植(三国·魏)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注释】

  1.釜(fǔ):古代的一种锅。

  2.煎:煎熬,隐喻迫害。

  【简析】

  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曹植的哥哥曹丕做了皇帝后,要想迫害曹植,于是命令曹植在走七步路的短时间内做一首诗,做不成就杀头。结果曹植应声咏出这首《七步诗》。诗人以箕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兄弟的`残酷迫害。

上海油压工作室  前两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一“燃”一“泣”写出“萁”“豆”的尖锐矛盾,及豆萁对豆子的残酷迫害。最后两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画龙点睛提示诗歌主题。“同根”一语双关,表面上指“萁”和“豆”是在同一根上面生长起来的,实际上是说自己与曹丕是同一父母所生,责问曹丕为什么要对同胞兄弟逼迫得这样急。

  这首诗的比喻十分贴切,浅显生动。虽然诗歌本身是否真为曹植所作,还难以确定,但这首诗反映曹魏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倒是十分形象真切的,确实是一首好诗。

古诗词鉴赏10

  [唐]杜甫

上海油压工作室  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尘匣元开镜,风帘自上钩。

上海油压工作室  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斟酌姮娥寡,天寒耐九秋。

  注释:

  梁氏编在大历二年,今按诗云“残夜水明楼”,当是元年西阁作。

  四更山吐月①,残夜水明楼。尘匣元开镜,风帘自上钩②。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③。斟酌姮娥寡④,天寒奈九秋⑤。

  (上四咏将尽之月,下则对月自怜也。四更山吐月,乃二十四五之夜。月照水而光映于楼,故曰水明楼。月魄留痕,如匣边露镜,此承吐月。弯月挂檐,如钩上风帘,此承明楼。月色临头,恐兔疑白发。月影随身,如蟾恋裘暖。从月色下,写出衰老凄凉之况。姮娥独处而耐秋,亦同于己之孤寂矣。【黄生注】对镜则见发,临风则增寒,五六句亦用分承。寡妇孤臣,情况如一,故借以自比。)

  ①庾信诗:“四更天欲曙。”吴均诗:“疏岑时吐月。”②鲍照《拟古》:“明镜尘匣中,宝琴生网丝。”庾信《镜》诗:“玉匣聊开镜,轻灰暂拭尘。”枚乘《月赋》“隐圆岩而似钩。”《西溪丛语》:沈云卿《月》诗:“台前疑挂镜,帘外自悬钩。”尘匣二句本此。又诗:“既能明似镜,何用曲如钩。”③《后汉·天文志》注载《灵宪》之言曰:“月阴精之宗,积而成兽,象兔蛤。”刘孝绰诗:“攒柯半玉蟾,丛叶映金兔。”《赵典传》:“大仪鹤发。”庾信《竹杖赋》:“鹤发鸡皮。”④苏武书:“子留斟酌。”斟酌,代为思忖也。庾肩吾诗:“姮娥随月落。”杨慎曰:月中嫦娥,说始于《淮南》及张衡《灵宪》,其实因常仪占月而误也。古者,羲和占日,常仪占月,皆官名,见于《吕氏春秋》。《左传》有常仪靡,即常仪氏之后,俗讹为嫦娥,以仪娥音同耳。《周礼注》仪娥二字,古皆音俄。《易·小象》“失其义也”,叶“信如何也。”《诗》“乐且有仪”,叶“在彼中阿”。《太玄》“各遵其仪”,叶“不偏不颇”。汉碑蓼莪皆作蓼仪,则嫦娥为常仪之误无疑。⑤阮籍诗:如何似九秋。梁元帝《纂要》:九秋,以九十日言之。黄生曰:此诗写景精切,布格整密,运意又极玲珑,东坡但以“残夜水明楼”五字,称为绝唱,其比兴之深远,从来未经人道也。又曰:叠用镜钩、蟾兔、姮娥,他人且入目生厌矣,一经公笔,顾反耐思,由其命意深而出语秀也。

  宗武生日

  梁氏编在夔州诗内,得之。黄鹤因首句“何时见”,遂疑宝应元年。公在梓州,宗武在成都,其实首句不如是解也。至德二载,公陷贼中,有诗云“骥子好男儿,前年学语时”,此时宗武约计五岁矣。其后,自乾元二年至蜀,及永泰元年去蜀,中历八年,宗武约十四岁左右矣。此诗都邑、乃指成都,其云“自从都邑语,已伴老夫名”,则知作此诗,又在成都之后矣。

上海油压工作室  小了何时见?高秋此日生①。自从都邑语②,已伴老夫名。诗是吾家事③,..人传世上情。熟精《文选》理④,休觅彩衣轻⑤。

上海油压工作室  (此以家学勋宗武。小子何时见其生乎?此日正其堕地时也,起作问答之词。都邑语,成都之人夸语也。公祖审言善诗,世情因而传述,故当精《文选》以绍家学,何必为采衣娱亲乎?此乃面命之语,非遥寄宗武也。)

上海油压工作室  ①宋子侯诗:“高秋八九月。”②《大戴礼》:百里而有都邑。③《颜氏家训》:“吾家风教,素为整密。”④《吕氏春秋》:“精而熟之,鬼将告之。”梁昭明太子萧统在东宫有书三万卷,集古人文词诗赋为《文选》三十卷。⑤《列女传》:老莱子养二亲,行年七十,着五色彩衣,戏於亲侧。

上海油压工作室  凋擦筵初秩①,欹斜坐不成②。流霞分片片③,涓滴就徐倾④。

上海油压工作室  (此叙生日情事。宗武侍庭,故有筵秩。凋瘵欹斜,自述老病。流霞涓滴,思得仙将以起疾也。此章,上八句,下四句。)

上海油压工作室  ①《海赋》:“为凋为瘵。”《诗》:“宾之初筵,左右秩秩。”②庾信《小园贼》:“行欹斜兮得路。”③《抱朴子》:项曼都,自言到天上,遇紫府仙人,以流霞一杯,饮之辄不饥渴。庾信诗:“片片红颜落。”④鲍照诗:“铜溪昼森沉,乱窦夜涓滴。”

古诗词鉴赏11

  《饮酒

  作者: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上海油压工作室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上海油压工作室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注释

上海油压工作室  1、结庐:构筑屋子。人境:人间,人类居住的地方。

  2、无车马喧:没有车马的喧嚣声。

上海油压工作室  3、君:作者自谓。尔:如此、这样。这句和下句设为问答之辞,说明心远离尘世,虽处喧嚣之境也如同居住在偏僻之地。

  4、悠然:自得的样子。南山:指庐山。

  5、见:(读xiàn)同“现”,出现。

  6、日夕:傍晚。相与:相交,结伴。这两句是说傍晚山色秀丽,飞鸟结伴而还。

上海油压工作室  7、此中:即此时此地的情和境,也即隐居生活。真意:人生的真正意义,即“迷途知返”。这句和下句是说此中含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如何用语言表达。意思是既领会到此中的真意,不必说。

  8、欲辨已忘言: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辨:辨识。

  诗意

上海油压工作室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的繁华道,

  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之超凡洒脱,

  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墙下采撷清菊时心情徜徉,

  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上海油压工作室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

  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这之中隐含的人生的真理,

上海油压工作室  想要说出却忘记了如何表达。

  赏析

  表达了作者厌倦官场腐败,决心归隐田园,超脱世俗的追求的思想感情。

  人活在世上,总要找到生命的价值,否则人就会处在焦虑和不安之中。而社会总是有一套公认的价值标准,多数人便以此为安身立命的依据。拿陶渊明的时代来说,权力、地位、名誉,就是主要的价值尺度。但陶渊明通过自己的经历,已经深深地懂得:要得到这一切,必须费尽心机去钻营、去争夺,装腔作势,吹牛拍马,察言观色,翻云覆雨,都是少不了的。在这里没有什么尊严可说。他既然心甘情愿从官场中退出来,就必须对社会公认的价值尺度加以否定,并给自己的生命存在找到新的解释。

  这诗前四句就是表现一种避世的态度,也就是对权位、名利的否定。开头说,自己的住所虽然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所谓“车马喧”是指有地位的人家门庭若市的情景。陶渊明说来也是贵族后代,但他跟那些沉浮于俗世中的人们却没有什么来往,门前冷寂得很。这便有些奇怪,所以下句自问:你怎么能做到这样?而后就归结到这四句的核心——“心远地自偏”。精神上已经对这争名夺利的世界采取疏远、超脱、漠然的态度,所住的地方自然会变得僻静。“心远”是对社会生活轨道的脱离,必然导致与奔逐于这一轨道上的人群的脱离。

  那么,排斥了社会的价值尺度,人从什么地方建立生存的基点呢?这就牵涉到陶渊明的哲学思想。这种哲学可以叫作“自然哲学”,它一方面强调自耕自食、俭朴寡欲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重视人和自然的统一与和谐。在陶渊明看来,人不仅是在社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是,每一个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都是面对着整个自然和宇宙而存在的。从本源上说,人的生命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是由于人们把自己从自然中分离出来,在虚幻的、毫无真实价值的权位、名利中竞争、追逐不已,生命才充满了一得一失喜忧无常的焦虑与矛盾。因而,完美的生命,只能在归复自然中求得。

上海油压工作室  这些道理,如果直接写在诗里,就变成论文了;真正的诗,是要通过形象来表现的。所以接着四句,作者还是写人物活动和自然景观,而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诗中写到,自己在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无意中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庐山)相会。“悠然见南山”,这“悠然”既是人的清淡而闲适的状态,也是山的`静穆而自在的情味,似乎在那一瞬间,有一种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同时发出,融合成一支轻盈的乐曲。所见的南山,飘绕着一层若有若无的岚气,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出不可名状的美,而成群的鸟儿,正结伴向山中飞回。这就是自然的平静与完美,它不会像世俗中的人那样焦虑不安,那样拼命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诗人好象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了,生命在那一刻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最后二句,是全诗的总结:在这里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来,却已经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实际的意思,是说人与自然的和谐,根本上是生命的感受,逻辑的语言不足以表现它的微妙与整体性。

  陶渊明的诗,大多在字面上写得很浅,好象很容易懂;内蕴却很深,需要反复体会。对于少年人来说,有许多东西恐怕要等生活经历丰富了以后才能真正懂得。

上海油压工作室  开头四句,以具体的生活体验,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揭示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很有理趣的生活现象——“心远地自偏”。“采菊”四句,即由“心远地自偏”生出,言东篱采菊,在无意中偶然得见南山,于是目注心摇,又为南山傍晚时出现的绚丽景色所吸引。结庐人境,而采菊东篱;身在东篱,而又神驰南山,全篇主旨总在显示“心远”二字。最后两句所说的“真意”在此,“忘言”亦在此。所谓“真意”,其实就是这种“心运”所带来的任真自得的生活意趣;所谓“忘言”,就是在陶渊明看来,世间总有那么一些趋炎附势,同流合污的人是无法体验到这种生活理趣的!

古诗词鉴赏12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上海油压工作室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赏析】

  这是陆游为教育儿子子聿而写的一首短诗。它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却是读书学习的经验总结,因而富有一定的哲理性。

上海油压工作室  诗的前两句讲古人做学问总是不遗余力的,他们不偷懒,不懈怠,用上了全副心血与精力,从少壮年轻的时候开始就刻苦研读,下足了工夫,所以到老年时在学业上才取得了显着的成就。离开了踏踏实实的潜心追求,离开了青年时代的日积月累的努力,要想得到成功是不可能的。在这里,诗人指出了“少壮工夫”的重要。正如俗语所说:“补漏趁天晴,学习趁年轻。”珍惜青春年华,打好学业基础,以求老来有成,这是古人做学问的一条宝贵经验,它对人们有着普遍的教育意义。

  诗的后两句是讲学习的另一种重要规律,就是学习和实践的关系。虽然书本的知识是重要的,必需认真学习掌握。但是光从书本学习还是远远不够的。“纸上得来终觉浅”,这是诗人切身感受之后对晚辈提出的谆谆告诫。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只能得到一些肤浅和皮毛的东西;要求“深”求“实”,获取全面的有用的知识,还要亲身去做,只有得到的书本知识在实践中反复运用,不断深化,才能学到真正的本领。“绝知此事要躬行”,诗的`结句果断有力,不容含糊。诗人以决绝的语气强调了“躬行”的重要,这无疑是指导青年读书的正确途径。

上海油压工作室  陆游的这首教子诗富有高度哲理性,他以丰富的实践经验,总结出的这两条读书的重要规律,给予我们很有意义的启发。

古诗词鉴赏13

上海油压工作室  尔黄发,欲三寿之作朋;遗我绿琴,顾双金之何报。”尝邀公至五羊,特为开宴,令洪丞相适代为乐语云:“云外神仙,何拘弱水。海隅老稚,始识魁星。”又寄调“临江仙”以侑觞云:“北斗南头云送喜,人间快睹魁星。向来平步到蓬瀛。如何天上客,来佐海边城。

  方伯娱宾香作穗,风随歌扇凉生。且须滟滟引瑶觥。十年迟凤沼,万里寄鹏程。”及高要倅满,权帅置酒,令洪内相景卢迈作乐语,有云:“三山宫阙,早窥云外之游;五岭烟花,行送日边之去。小驻南州之别业,肯临东道之初筵。”时二洪迭居帅幕下,又云:“欲远方歆艳于大名,故高会勤渠于缛礼。”洪时摄帅司机宜。

  玄冥司柄,雪敷南亩之丰登;庚岭生辉,梅报东君之消息。当一阳之来复,庆维岳之降神。某官节莹冰霜,家传清白。遐荒草木之细,皆知威名;调和鼎鼐之功,终归妙手。愿乘谷旦,即奉芝函。某望启戟以趋风,适桑蓬之纪瑞。自惟弱植,方沾雨露之深恩;强缀芜辞,用祝椿松之遐算。敢靳采览,第切兢惶。

  屑瑶飘絮满层空。人在广寒宫。已觉楼台改观,渐看桃李春融。

上海油压工作室  一城和气,宾筵不夜,舞态回风。正是为霖手段,南来先做年丰。

古诗词鉴赏14

  《醉翁亭记》

上海油压工作室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一潺,而泄一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上海油压工作室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上海油压工作室  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译文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面的许多山峰,树林、山谷尤其优美,远望那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地方,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水声潺一潺,从两座山峰中间倾泻一出来的,是酿泉。山势回环,山路转弯,有亭子四角翘一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上边的,是醉翁亭。修建亭子的人是谁?是山中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太守和客人到这里来喝酒,喝一点就醉了,而且年龄又最大,所以自己取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山水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它在心里,并寄托它在酒上。

上海油压工作室  像那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气消散,暮云回聚拢来,山岩洞穴就昏暗了,-阴-暗明朗(交替)变化,(就是)山间的早晨和傍晚。野花开放,散发清幽的香气,美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天气高爽,霜色洁白,水位低落,石头显露,这是山里的四季的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因而乐趣也没有穷尽。

上海油压工作室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答应,老老少少来来往往不间断的,这是滁州人出游。到溪水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的水酿酒,泉水香甜而酒色清净,山中野味,田野蔬菜,杂乱地在前面摆着,这是太守的举行酒宴。酒宴上畅饮的乐趣,不在于管弦音乐,投壶的人投中了,下棋的人得胜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人们有时站立,有时坐着,大声喧嚷,宾客们(尽情)欢乐。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在宾客们中间,太守喝醉了。

  不久夕阳落山,人影纵横散乱,太守返回,宾客跟随。这时树林里浓荫遮蔽,鸟儿到处鸣叫,游人离开后禽鸟在快乐了。然而禽鸟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人的乐趣,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在享受自己的乐趣。喝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享受快乐,酒醒了能够用文章记述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人欧阳修。

古诗词鉴赏15

  【原文赏析】

上海油压工作室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

上海油压工作室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

  注解

上海油压工作室  1、木兰舟:此因楚江而用《楚辞》中的木兰舟。木兰:小乔木。

  2、云中君:本《楚辞·九歌》篇名,为祭祀云神之作,此也因楚江而想到《九歌》。

  韵译

  雾露团团凝聚寒气侵人,夕阳已落下楚地的山丘。猿在洞庭湖畔树上啼叫,人乘木兰舟在湖中泛游。

  明月从广漠的湖上升起,两岸青山夹着滔滔乱流。云中仙君怎么都不见了?我竟通宵达旦独自悲秋。

  评析

  唐宣宗大中初年,诗人由山西太原幕府掌书记。被贬为龙阳尉,自江北来江南,行于洞庭湖畔,触景生情,追慕先贤,感伤身世,而写下了《楚江怀古》五津三章,这是第一首。

上海油压工作室  第一首虽题“怀古”,却泛咏洞庭景致。诗人履楚江而临晚秋,时值晚唐,不免“发思古之幽情”,感伤自身不遇。首联先点明薄暮时分;颔联上句承接“暮”字,下句才点出人来,颈联就山水两方面写夜景,“夹”字犹见凝练;尾联才写出“怀

上海油压工作室  古”的'主旨,为后两首开题,而以悲愁作结。

  全诗风格清丽婉约,感情细腻低徊。李元洛评曰:“在艺术上清超而不质实,深微而不粗放,词华淡远而不艳抹浓妆,含蓄蕴籍而不直露奔迸。”

【古诗词鉴赏】相关文章:

古诗词鉴赏11-20

经典的古诗词鉴赏09-01

古诗词鉴赏09-26

《咏柳》古诗词鉴赏02-18

赤壁古诗词鉴赏03-13

《风》古诗词鉴赏11-17

《处暑》古诗词鉴赏09-08

《关雎》古诗词鉴赏11-24

《池上》古诗词鉴赏11-22

如何古诗词鉴赏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