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油压工作室

我国气象灾害分布特点

时间:2022-05-09 19:15:10 灾害防范知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我国气象灾害分布特点

  我国地形和气候多样、幅员辽阔,那么我国的气象灾害分布是怎样的呢?下面是阳光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我国气象灾害分布,供大家参阅!

  我国的气象灾害时间分布特点

  ——普遍性。从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看,每年都有灾,无处没有灾。每年都会有一种或几种气象灾害,而旱、涝灾害最为频繁。灾害在时间上具有普遍性,在地区分布上具有广泛性。

  ——区域性。总体看来,北方旱多,南方涝多。旱区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地区及黄土高原,洪涝主要发生在珠江、长江中下游地区及淮河流域等地。华南和东南沿海是热带气旋灾害的'多发地区,初霜冻对东北地区危害最大。

  ——季节性。春季往往南涝北旱,盛夏往往南旱北涝,华南秋冬或冬春连旱比较明显。霜冻,春季主要发生在华北等冬麦区,秋季主要出现在东北、西北地区。

  ——持续性。同一种灾害常连季出现。如华北常出现春夏连旱或伏秋连旱,长江中下游易出现伏秋连旱,华南常会冬春连旱。长江和珠江中下游以及东北等地连续两年发生洪涝灾害的情况也不鲜见。

上海油压工作室  ——交替性。不同的气象灾害常交替出现,如旱、涝交替出现,或先旱后涝,或先涝后旱,或两头涝中间旱。

  ——阶段性。某些气象灾害在某个时期较多,而在另一个时期则相对较少

  我国气象灾害空间分布及防御

  中国地域辽阔,东部处于东亚季风区,而西部地处内陆,天气气候复杂,是世界上受气象灾害影响是严重的国家之一。一般来说,中国西北地区及内蒙古、西藏、四川等省(区)属干燥大陆性气候,常年干旱,冬季冻害严重。青藏高原是全国降雹最多的地区,南疆和内蒙古、甘肃两省(区)西部沙尘暴发生最频繁。东北、华北、西北东部及黄淮北部一带,干旱和霜冻发生较为频繁。江淮、江南、华南是全国暴雨洪涝、台风(热带气旋)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也是雷雨大风、龙卷等灾害性天气多发区。西南中东部一带地形复杂,干旱、暴雨及引发的泥石流、崩塌、滑坡和冰雹、低温阴雨等灾害发生频繁。

上海油压工作室  我国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减灾体制和机制,有效提高了包括气象灾害在内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应急和救助能力,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整套气象灾害的防御体系:气象现代化建设为防御气象灾害提供了技术支撑;气象灾害监测预报水平不断提高,建立气象灾害应急响应系统,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做好气候变化决策服务。

  农业气象灾害的主要防御对策

  在农业气象灾害的防御上要加强科学研究,研究不同灾害的发生规律,既要对单项灾害进行深入的研究,也要对不同灾害间的发生关系进行研究,深入研究各种灾害的群发性和多元性,分析其发生的机理,总结其发生的规律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防御措施。展开灾害的预警,做好提前预报,提高测报的准确度,也要对环境影响及生物抗逆性进行的研究,多角度、多学科的高层研究,综合不同气象因子的变化的进行综合研究。

上海油压工作室  对于农业气象灾害的防御,要提高农业生产的装备水平,针对不同的.灾害进行有效防御。在农业生产方面,要大力完善农田基本建设,加强配套设施配备,发展水利灌溉、平整土地、改良土壤,全方位提高农业抗灾能力。根据地区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规律,特别是其季节分布特点,进行作物和品种布局;根据因时、因地制宜的原则,推行防灾抗灾的农业技术措施,以减轻或避免灾害损失,如适时播种,土壤耕作,合理灌溉,以水调温,增施肥料,改良土壤结构,灾前抢收,灾后补救等,提高抗灾能力。建立不同地区防灾抗灾、稳产增产的农业技术体系,从农业系统的整体着手提高抗灾能力,做到有灾防灾,无灾增产。

  冷害:可以通过调节灌水进行土壤保温,比如日排夜灌,提高土壤温度,在根外施肥、喷水、施用营养剂等,喷施水面增温剂等都达到一定的增温作用。

  霜冻:针对于霜冻,方法也有许多种,可以通过农业方法、化学方法、物理方法来进行防御。农业方法主要包括品种选择、调整播期、改良土壤、壮苗等措施,物理化学方法可以用熏烟法、灌溉法、喷雾法、防护林法、覆盖法等措施,都能达到防御霜冻的效果,减轻危害。

  干旱: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根据干旱发生情况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及时进行灌溉,保证墒情。要选用抗旱品种,人工降雨、喷洒化学抗旱保水剂等进行干旱防御。

  洪涝:建设水库、堤坝等水利工程减少洪涝;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储存土壤水;改良土壤结构,建立合理的排灌系统。

  干热风:在干热风出现前,采用选取对干热风抗性高的优良品种、营造防护林带、合理施肥、适时播种等综合措施避免干热风危害;在干热风出现时,可喷洒石油助长剂、草木灰水、磷酸二氢钾、腐植酸钠等化学药剂来减轻危害。营造农田防护林,以有效地防御干旱、高温热害和干热风。

上海油压工作室  冰雹:及时发布气象预报预警;通过人工影响雹云的方法,使大冰雹化解为小冰雹;采用抗雹能力强、恢复能力强的品种。

【我国气象灾害分布特点】相关文章:

气象灾害的等级划分02-23

气象灾害预防知识防范措施05-11

农业气象的谚语精选11-16

爱情气象诗歌05-12

气象知识题库05-11

验证气象谚语作文11-16

关于民间气象的谚语11-19

国-家-我国庆感言11-14

我国古代诗词励志对联11-13

身边有特点的人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