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油压工作室

端午节摘艾草散文

时间:2021-11-19 10:07:18 端午节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端午节摘艾草散文

  我们屯处于高山之上,一到晚上便能清楚看到月亮,古称巴月。每逢端午,山上就会盛产艾草,据民间药界传闻,“艾又名医草,自古即为有名的医用本草,只有端午节这天摘艾草,药性最佳”。于是,这一天不管你在山上摘得多少艾草去城里卖都会有人收。

端午节摘艾草散文

  端午前夕,我还在百色,母亲来电跟我说:“南宁一位老板要跟我们订要艾草,几百上千斤都要,仅限于端午节这天收,价钱很合理,希望你能回家过节和帮忙,一则纪念屈原、存些药材,二则改善生活、奔赴小康。”之前听母亲提到南宁这位老板,番石榴树皮、金银花、马兰、苦桃、三秀等他什么都收,还来我们屯跟我妈妈订购19个大西瓜,顺便到我们家的西瓜地为何长出这么好吃的西瓜,当看到艾草时便告之我母亲正是他最近需要订的本草药材。

  说起艾草,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小时候在上山放牛经常看到这种草,每当被其他锋利的草叶割伤流血时,可以磨碎艾草成杂液止血。从小就在风俗淳朴南方壮族地区长大,小学起就开始接触《楚辞·离骚》中提到关于艾的“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诗句,而且我们壮家人把端午节视为一年中比较盛大、神圣的节日,每年家家户户都会煮“角黍”、“筒粽”,此外我们屯还在庙附近煮两头猪盛情供奉,还会三三两两结队唱以纪念屈原为题的山歌,记住他们的典故和民族情怀,不用歌本、随口成歌、以示虔诚,到了傍晚时分左邻右舍一起吆喝来分猪肉和打猪汤回家,正是我自吟的一首词《减字木兰花·悼屈原》:“村中端午,煮两头猪陪庙宇。敬吊先生,或跃深渊伴独清。是非谁管?大伙都来分食唤。且莫逢迎,太卜连山恨不明。”晚饭前,如民谚“清明插柳,端午插艾”,部分人家才会在门床上悬挂艾草,寓意着节日辟邪和祈求全家健康平安。

  鉴于端午佳节帮家里人摘艾草,我一大早便退了右江区八桂宾馆的房间,在右江民族附属医院打的士,然后赶6点40分百色回巴马的快巴。到了10点左右,我方能回到老家。门前,已推积了一车艾草杆。我便换了旧衣服,赶到母亲说的离屯2.5公里远的“岭脚”。“岭脚”隐匿在高山青翠间,周围一座山峰紧挨一座,但又像一只只神兽,这里光照最充足,白天太阳从这里升起,晚上又从这里降落,于是很多时候在凌晨或者傍晚便能看到太阳、月亮、星星同时出现在同一片天空的景观,原本这里的四百亩地被某个屯里人承包搞产业,由于资金不足这两年弃之不用,于是变为了荒地,长出一片茂盛的艾草。远远望去,漂亮极了!

上海油压工作室  父母善良,时常想周济和照顾比自己穷的亲戚和邻里。在摘艾叶的同时,父母也打电话告诉屯里的亲戚、邻里和其他人来摘艾叶,并愿意免费收购,帮他们拉到城里给老板,共同富裕。他们有些不常走市场,不认识人,没有门路卖给谁,何况艾草很多,有很多人摘场面很热闹,一斤艾草1.5元至3元,每个人一天下来就得几百上千元。而我一天到晚也摘得700多元,像一名厂里的工人争分夺秒而奋斗着,几秒钟摘一大把,在浓郁的艾蒿间从不歇息。

  记得奶奶活着的时候,经常带我上山采集艾草,那时候不是用它来卖,就是用它洗脸泡脚、熏蒸入药。每次吃荔枝上火了,就沏一碗艾叶茶喝;感冒发烧时,就熬一碗姜汤喝,再用艾水泡脚,睡一觉就好了。

  这就是我的端午节,我们屯杀猪过节,很多人在山上摘艾草,虽然没有其他沿河地方赛龙舟那么盛大,倒也过得很实在,其乐融融!

【端午节摘艾草散文】相关文章:

端午节的艾草的散文02-26

精选艾草作文四篇03-30

精选艾草作文6篇01-08

端午节散文02-26

端午节围观散文02-27

难忘的端午节经典散文02-27

难忘的端午节散文02-26

家乡端午节经典散文03-01

端午节断想散文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