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油压工作室

《航拍中国》观后感

时间:2023-06-02 20:06:10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航拍中国》观后感范文

上海油压工作室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不能光会看哦,写一篇观后感吧。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航拍中国》观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航拍中国》观后感范文

  央视纪录片频道播出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吸引了众人的眼光。城门外的我们第一次看到城门里的,神秘又日常,古老又鲜活。繁复的修补和整饰,这群有情怀的匠人手中塑造和传承的其实是中国最基本的形态。

上海油压工作室  钟表组的王津师傅十几岁进入故宫,从事钟表修复工作。赞叹古人钟表技艺精湛的同时,我们也佩服于王津师傅长年累月的坚持。是他们让钟表重焕光彩。“总想给后人留下些什么”,一句平淡而朴素,却道出他们最朴实的心愿。文物的修复,使现在与过去联系起来。

  唐代三彩马的修复工作为王五胜师傅带来了不少的挑战:一点点修复,一点点上色,最大限度地保持原作,亦是对文物的尊重。为了精益求精,他还去参观了许多陈列馆,使作品达到极致。他们长年累月专注于他们的修复工作,每一个小小的细节,他们都一丝不苟地对待,这都是匠心的体现。

上海油压工作室  木雕组的屈峰是一位很有思想的修复师,他对文物有着自己的见解:文物同人一样,都是有生命的。在修复文物的过程中,不断地对文物体悟。文物是为了传播文化,不断地传承下去。还有漆器组的闵峻嵘,纺织组的陈杨,他们都是有深厚的职业责任感的,不断的付出着。无论是哪一个修复组,他们的匠心精神令我们感动。

上海油压工作室  工匠精神在这个时代十分的可贵,更十分需要。他们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贯之;他们苦心技艺、甘于寂寞、坚持不懈。工匠的日常生活让浮躁的心平静下来,让快步走的人且行且欣赏,让一味追逐潮流的人,感悟到真正的美。

上海油压工作室  说到这些,想起了李宗盛的《致匠心》,他说:“一个人的天分与出什么样的作品并无太大的联系,我有耐得住性子的天分”传承工匠精神。文物修复也是如此耐得住性子才能成就一件好的作品。

  我们需要有工匠精神,对待任何事情不着急,不匆忙,静下心来,静静地感受;我们要有追求完美的态度。另一方面,我想《我在故宫修文物》还想告诉我们的是:传承文化。我们痴迷于现代科技发展的成果,是否渐渐淡去了对“过去”的怀念呢?

  殊不知,真的美就是那些传统!那些文物一直都有鲜活的生命,它们赋予我们了解过去的方式,使我们感悟美,使我们喜爱那些文化。因此,我们要重视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做一个爱传统文化的人。

  这个世界,需要匠心精神,也需要传承文化。

【《航拍中国》观后感】相关文章:

航拍中国观后感12-10

组图:这些被遗弃的废墟建筑 航拍居然这么美11-21

中国也开始拍性感的消防员日历了12-06

新年拍一拍文案01-09

跟拍《舌尖上的中国》学配方研究生回乡创业故事11-23

2022微信拍一拍恶搞整人创意句子11-06

拍夜景伤感的文案10-10

航兴社区全民阅读活动总结11-13

拍城市的夜景文案(精选165句)10-10